問
不同類型汽車的傳動系統組成有何差異?
不同類型汽車的傳動系統組成是有差異的。
手動變速器的傳動系統主要由離合器、變速桿、齒輪組等組成。它傳動效率高,駕駛體驗獨特,但操作復雜,換擋頓挫感強,對駕駛員技術要求高。
自動變速器的傳動系統包含液壓系統、行星齒輪組等。操作簡單,換擋平順舒適,不過制造成本高,傳動效率低。
無級變速器的傳動系統有鋼帶、錐輪等。其傳動效率高,駕駛平順且燃油經濟性好,只是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
雙離合變速器的傳動系統由兩個離合器等構成。傳動效率高,換擋速度快,燃油經濟性較好,但操作復雜,有輕微頓挫感。
集中驅動的傳動系統由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組成。電力式傳動系統性能與靜液式相近,傳動效率高,只是電動機質量大,目前多在超重型汽車上應用。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與發動機位置及驅動形式有關。
前置前驅,發動機在車前部,前輪驅動,直線行駛穩定性好,但重心集中前段。
前置后驅,發動機在車前部,后輪驅動,操控性能和行駛穩定性好,不過傳動部件多,占車內空間。
后置后驅,發動機在后軸后部,后輪驅動,起步、加速性能好,常用于超級跑車。
中置后驅,發動機在前、后軸之間,后輪驅動,軸荷分配均勻,操控特性中性。
傳動系統一般由變速器、差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離合器、半軸和傳動軸等組成。
最核心的是變速機構和差速器,傳動軸將動力傳遞至差速器產生驅動力道,前置前驅車輛沒有傳動軸。
傳動系按布置形式分有前置后驅、后置后驅、前置前驅、全輪驅動。
按結構和傳動介質分,有機械式、液力機械式、靜液式、電力式等。機械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液力傳動系則是組合式工作。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前大燈出現霧氣,可以先嘗試打開大燈行駛一段時間或停在陽光充足處直射燈罩,讓霧氣自然消散;若霧氣嚴重或無法自行消除,則需拆解大燈清除水分、重新密封,或直接更換大燈。前大燈起霧有正常與非正常原因,正常的輕微霧氣可通過上述自然方法解決。若是因進水
油電兩用轎車相比純燃油轎車在油耗方面能節省不少,具體節省比例因車型、駕駛工況等因素有所不同,大致在 20% - 59% 。在城市擁堵路況下,油電兩用轎車可依靠電力驅動,降低燃油消耗,綜合油耗相比傳統燃油車能降低 20%至 30% 。像豐田凱
單人代步車的油耗范圍因多種因素有所不同,一般每百公里在 3 - 11 升左右。殘疾代步車因車型較小,百公里油耗多在 3 - 6 升;小型車通常百公里油耗在 6 - 8 升。而純市區代步,受路況影響,油耗一般在 7 - 11 個油。單人代步車
在4S店更換三元催化器的費用沒有固定標準,通常在1500元以上。這是由于更換三元催化器的價格受車型、品牌以及人工成本等多種因素影響。普通車型價格一般在常見區間,像別克君越大概500到2000元;而高端車型或特殊品牌可能高達3000到800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