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測評里,安全性如何評估?

在新能源汽車測評中,安全性評估是個復雜但關鍵的問題。

首先,碰撞測試是重要手段。C-NCAP 會抽取車型進行測試,2018 版首次增添新能源汽車碰撞測試內容,2021 版又調整了側面碰撞形式。評估時,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有區別,會基于傳統燃油車測評要求,再對電氣安全進行測評。

電池安全性評估很關鍵。包括短路、過充、過放等情況下的安全性能評估,通過物理性能測試、熱失控測試等手段進行,還要評估電池結構設計和電池管理系統性能。

車輛火災安全性評估不可少,涵蓋電池燃燒、煙霧釋放、火焰蔓延等方面,通過火災模擬實驗、火焰傳播試驗等手段評估。

充電安全性評估也重要,包括充電系統、設備和過程的安全性評估,可通過安全性能測試、電氣性能測試等手段進行。

智能駕駛安全性評估涉及自動駕駛、感知、決策系統的安全性評估,通過仿真測試、實地道路測試等手段開展。

安全性能綜合評估要綜合考慮上述各方面。要建立科學評估體系,確定評估指標和方法,全面分析評估結果。

近期發布的《電動汽車安全性評估方法第 1 部分:整車熱擴散防護》團體標準聚焦整車熱失控,從安全提示、應急救援、火災防護和數據聯動 4 個維度、11 個指標進行評估。專家表示要給乘客延長逃生時間,保證車門能正常打開。

未來還會完善評估方法,改進電池結構和材料,避免電池受擠壓。

車輛本身的安全性評估方面,電池單體及成組后的安全性要評估過充、過放、溫度、機械強度等。電池管理系統的功能和性能,如電量監測、充電控制、故障診斷等要評估。電池回收再利用、電機控制系統、電機維護與檢修、電機設計與制造等方面的安全性也要評估。電子控制系統的環境適應性、功能安全性、信息安全要評估。車輛關鍵部位、整體結構的安全性,以及車輛維護與檢修的結構安全要評估。

充電設施的安全性評估,要確保電壓電流在安全范圍,檢查絕緣性能、接地系統,評估消防安全,包括消防設施、安全距離、緊急逃生路線等,還要評估設備安全,包括質量、維護和警示標識。

上路行駛的安全性評估,要評估駕駛員安全帶使用、駕駛行為、注意力集中情況,以及車輛碰撞類型和等級、碰撞保護結構、防撞預警系統有效性、緊急制動系統性能等。

如今,更多車企為純電動車型打造專屬平臺,保障電池包外殼完整性和高壓管線安全。在乘員保護方面,優先用高強度輕量化材料。ADAS 系統運用上,電動車有優勢,但也要注意關鍵控制系統的操作便利性。主流車企采取多種措施降低起火風險和觸電風險,還要優化內飾保障駕乘者健康。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搭電對小汽車電池一般沒有影響,但操作不當可能會有損害。搭電作為常見的應急充電方式,本質是借助外部電源為車輛提供啟動電力。只要遵循正確步驟,如使用專用搭電線、確保電瓶電壓匹配、按先正后負順序連接等,就能避免對電池造成傷害。但要是操作有誤,像用
搭電的時候被搭電的車不需要著車,且需處于熄火狀態。汽車搭電的操作有其規范流程,連接電瓶時,無論是使用救援車電瓶還是應急備用電池,被搭電車輛發動機都要先熄火。連接完成后也不能立即著車,而是要稍等幾分鐘再嘗試啟動。這是為避免操作不當引發短路等問
搭電拖車救援過程中車輛出現新故障,責任需依據具體情形界定。若是救援人員操作失誤,像搭電時線纜正負極接反、拖車操作方法不正確等,由服務方承擔責任;要是車輛本身存在隱藏故障,在操作前又未明確告知,那雙方可能需協商處理。不同情況有著不同的責任劃分
多功能清障車在不同路況下均有良好清障效果,能滿足多樣需求。在城市路況,車身小巧靈活、轉向半徑小的車型可快速抵達事故點,如藍牌車型能穿梭其中拖移輕型車輛;高速救援時,重型平板可同時拖牽多臺故障車,大幅縮短清障時間;野外作業中,重載底盤搭配高強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