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競爭格局怎樣?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競爭格局呈現出多樣化和激烈化的特點。

從產能看,蔚來汽車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產能較大,達 100 萬輛,多數基地在 10 萬至 40 萬輛間。

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原材料技術密集、核心資源稀缺,汽車芯片長期供不應求。

下游消費者議價空間不大,行業集中度高,龍頭企業漲價易帶動整體漲價。

現有企業競爭激烈,頭部效應明顯,新企業進入難度高。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大,手機系企業憑借智能化優勢布局,多與傳統車企合資。

替代品方面,燃油車長期看被替代趨勢明顯,公共交通在部分地區對新能源汽車有一定替代威脅。

競爭參與者眾多且多元化。國際上,特斯拉純電動汽車市場主導,產品線豐富。寶馬、奧迪等德國豪華品牌研發投入大,有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豐田、本田在混合動力領域領先,也推出純電動車型。尼桑的 Leaf 純電動車型暢銷。

國內,比亞迪是最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產品線廣泛。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新勢力表現出色。

中國市場方面,預計 2024 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 1119 萬輛,滲透率 42.7%,2025 年銷量 1319 萬輛,滲透率 50.6%,行業規模不斷提升。

車企主要向高端化、智能化、自主化邁進,廣州車展眾多熱門車型多在 20 萬元以上,主打智能化。中國自主品牌新車型熱門,熱度高于合資品牌。車企借助新能源車推高端車型提升品牌力,如理想 MEGA小鵬 X9 等。城市 NOA 等落地,競爭向智能化傾斜,新勢力搭載高端芯片保障智能化。

行業還出現新變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并購提速,因規模經濟,兼并重組助中國汽車業做強。

從產業景氣度看,電動化和出海周期未結束,自主品牌及供應鏈景氣度強。競爭格局分化,優質龍頭公司受益,部分企業業績增勢強勁。

全球市場上,比亞迪純電車銷量有望超特斯拉成全球第一,中國是最大純電動汽車市場,政府支持,產業發展迅速,國際市場份額提升。

企業競爭梯隊分明,第一梯隊為上汽集團,營業總收入高;第二梯隊有比亞迪等;第三梯隊有一汽解放等。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 年比亞迪零售銷量第一。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5000左右的四輪電動車知名品牌有金彭、寶駿、德力西等。金彭價格區間在3000 - 5000元,能滿足一定預算需求;寶駿價格多處于5000 - 8000元,產品有其獨特優勢;德力西價格范圍3000 - 5000元,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選擇。這
通常情況下,寶馬 4 系的后期保養費用更低。保養費用受多種因素左右,從保養周期看,寶馬 4 系每 10000 公里進行一次小保養,奧迪 A5 則是每 5000 公里或 7500 公里進行一次小保養,奧迪 A5 的保養次數相對更多。而且寶馬
不同品牌的封閉式電動四輪車批發價格差異較大,從幾千元到數萬元都有。一些知名度較低、配置普通的品牌,批發價可能只需三千到五千元;而像寶駿 E100、五菱宏光 MINI EV 這類熱門品牌車型,價格則多在幾萬元。這背后是品牌影響力、車輛配置(如
國產燃油代步車中,長安、吉利、奇瑞等品牌質量都不錯。長安旗下車型如逸動DT外觀時尚,內飾有特色,逸動Plus品質可靠、動力出色;吉利新帝豪銷量可觀、質量過硬,帝豪則動力多樣、安全配置全;奇瑞艾瑞澤5性能優秀,動力高效且有終身質保。這些品牌憑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