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牌汽車的歷史是怎樣的?
馬牌汽車的歷史十分悠久。
1871 年,大陸橡膠與 Gutta-Percha 股份公司在德國漢諾威市成立,最初主要生產各式軟硬橡膠制品和工業用以及自行車用實心輪胎。
1882 年決定將猖獗的烈馬作為公司的品牌 LOGO。
1892 年成為第一個生產自行車充氣輪胎的德國公司。
1901 年馬牌輪胎首次與德國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合作參加汽車競賽。
1904 年生產出全世界第一條帶花紋的汽車輪胎。
1905 年推出帶鉚接防滑刺的輪胎,成為鑲鋼輪胎的先驅。
1908 年發明賽車專用可卸式輪輞以大大減少換輪胎的時間。
1909 年,跟德國拜耳化學公司合作,生產出世界第一條合成橡膠輪胎實驗胎。
1914 年裝有德國馬牌輪胎的戴姆勒車隊在法國公開賽中連獲三勝。
1926 年碳黑被用于輪胎承載面上,給了輪胎黝黑的色調,并提高了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
1943 年申報無內胎輪胎專利。
1960 年開始批量生產子午線輪胎。
1972 年推出不帶防滑釘的冬季輪胎 ContiContact。
1991 年成為第一家倡導環境友好性的輪胎制造企業。
2002 年在試車場上創造 100 公里到 0 公里剎車距離 30 米的世界記錄,還和合作伙伴共同開發了沿用至今的缺氣保用輪胎的先進技術。
2003 年最大允許時速高達 360 公里/小時的道路用輪胎——ContiSportContact 2V max 首次在全球亮相。
2006 年成立大陸馬牌輪胎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2007 年在中國合肥投資 1.85 億歐元建設輪胎工廠,年產量達到 400 萬條。
2011 年在中國的合肥輪胎工廠開業,首款國產適合中小型轎車的舒適性 CC5 輪胎面市。
2012 年專為中國設計的 ContiMaxContact 5 MC5 輪胎上市。
2014 年成為中國足協中國之隊官方合作伙伴和官方輪胎贊助商。
如今,大陸集團是德國第一大輪胎制造商,歐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四,工業輪胎排名世界第一,大陸馬牌更是世界汽車工業供應商中的領導者之一。
馬牌經久不衰,在于傾聽消費者聲音,生產切合需求產品。在中國,除推廣德國馬牌品牌,還引進將軍、維京等品牌,形成三位一體的品牌體系。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優化整合服務渠道,提升購物消費體驗。
150 年來,馬牌不斷創新,研發從未止步,以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脈搏為導向,用無數個“第一”與“首例”為輪胎行業帶來新可能。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