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寶馬英文全稱的歷史淵源

寶馬的英文全稱是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中文譯為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廠股份有限公司。這一名稱的由來與寶馬公司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

最初,寶馬公司的前身是一家飛機工廠,創始人吉斯坦 - 奧托在 1917 年將公司重組并正式命名為 BMW。

在發展過程中,寶馬汽車在不同地區有了各種昵稱。比如在英國,寶馬摩托車被稱為 Beamer 和 Beemer,而隨著時間推移,在 60 年代寶馬汽車在英國市場盛行時,形成了用 beemer 或 bimmer 來稱呼 BMW 汽車的風氣,bimmer 的發音有點像“寶馬”。

Bimmer 這一稱呼在 1970 年代起源于美國,當時寶馬汽車在美國迅速發展。最初美國人稱寶馬汽車為“Beamers”,但波士頓的寶馬俱樂部和一家寶馬雜志都使用“Bimmer”,之后這個稱呼成為寶馬汽車的首選昵稱,而“Beamer”或“Beemer”更多用于寶馬摩托車。

在中國,寶馬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是在 1990 年代,“Bimmer”與另一個昵稱“BAO-ma”同樣流行,從字面翻譯來看,寓意著珍貴的馬匹,這與中國文化中馬的神圣地位以及汽車取代馬匹作為交通工具的象征有關。另一種說法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 BMW 進入中國時采用巴依爾作為品牌音譯名稱,后來在 1992 年前后轉變為“寶馬”。這其中的原因,一是當時整合優化后的森那美集團成為 BMW 全球第二大的經銷商,森那美集團在香港為 BMW 起了“寶馬”這個名字,隨后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和香港文化傳播,這個名字被熟知;二是上世紀 80 年代,香港一位先生拿到了 BMW 在中國大陸地區經營的獨家代理權,并注冊了“寶馬”商標。

此外,還有一種傳說稱“寶馬”這個詞來自香港黑幫,因其性能好常被用于逃跑而被稱贊。

總之,寶馬這一名稱無論是在發音還是寓意上,都深入人心,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汽車品牌。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宋 DM 的操控感受整體不錯。它搭載 1.5TI 發動機和前后橋電動機,能效比高,不到 5 秒的加速時間帶來較高駕駛樂趣,超車體驗良好。同時,其懸架經過舒適化調校,初段行程長,能有效化解細小顛簸,帶來舒適駕乘感受。不過,它的方向盤雖轉向力度
奔馳 U5000 在理想條件下百公里油耗大約 30 升,不過實際油耗會因多種因素而有所變化。它搭載 4.8 升直列四缸柴油發動機,大排量使得其油耗相對較高。此外,車身龐大、配置豐富也會增加燃油消耗。但該車具備智能燃油管理系統等提升燃油效率的
補漆的時間受調漆難度、補漆范圍、環境條件、補漆工藝、修復漆選擇、補漆機構以及操作前處理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調漆若難度大,經驗豐富的師傅也可能耗時久;補漆范圍小幾個小時就能完成,范圍大則可能需2到5天。環境干燥溫度適宜時漆干得快,潮濕寒冷則慢。
商務 MPV 的油耗因車型、動力系統以及駕駛習慣、路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大致在 6L - 12L 左右 。混動車型通常較為省油,如廣汽豐田賽那在 WLTC 工況下百公里綜合油耗低至 5.65L,2024 款格瑞維亞百公里油耗 6.13 升。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