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生產基地都分布在哪些地區?

比亞迪的生產基地分布在多個地區。

在國內,其主要生產基地包括深圳、上海、沈陽、重慶、武漢、南昌、寧波、蘇州、蕪湖、長沙、西安、鄭州、合肥、撫州、濟南、襄陽等地。

深圳基地是比亞迪最大也是最早建立的基地,位于深圳市龍崗區,總建筑面積 1022.3 公頃,年產能 450 萬輛,是汽車生產、研發和銷售的中心。

上海基地位于上海崇明,占地 374 公頃,年產能 150 萬輛,涵蓋混合動力汽車、新能源汽車和 SUV。

沈陽基地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是比亞迪的第二大基地,總占地面積 735 公頃,年生產能力 150 萬輛,可生產各種 SUV、MPV 等車型。

重慶基地位于重慶市大足區,總占地面積 670 公頃,年產能 150 萬輛,能生產各類新能源汽車。

武漢基地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總占地面積 570 公頃,年產能 150 萬輛,可生產各種 MPV、SUV 等車型。

長沙基地創立于 2009 年,年產能達到 30 萬輛,主要生產車型包括比亞迪秦 PLUS DM-i、宋 MAX DM-i、驅逐艦 05海豚以及比亞迪 D1 等。

西安基地由秦川汽車工廠改造而來,經過一、二、三期建設,年產能已達到 90 萬輛,主要生產比亞迪秦系列和宋系列車型,目前正在進行第四階段的擴建,預計年產能將提升至 100 萬輛。

常州工廠項目于 2019 年正式啟動,年產能為 40 萬輛,主要生產比亞迪元 PLUS 和海豹系列車型。

撫州工廠由收購江西大乘汽車改造而成,年產能可達 20 萬輛,主要生產海豚和即將上市的海鷗。

合肥工廠項目總投資達 150 億元,規劃年產能為 15 萬輛,已開始生產比亞迪秦 PLUS DM-i 和驅逐艦 05 兩款車型,預計全面建成后年產能將提升至 132 萬輛。

濟南工廠首期于 2022 年底投入生產,一期年產能為 15 萬輛,二期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 6 月投入使用,主要負責生產宋 Pro DM-i、海豚以及即將上市的騰勢 SUV 車型。

鄭州工廠于 2023 年 4 月 6 日正式投產,年產能將會達到 40 萬輛/年,首臺下線車輛為宋 Pro DM-i,后續將會投產更多車型。

襄陽工廠是最新建立的生產基地,一期建設于 2022 年 4 月 27 日啟動,建成后年產值預計可達 140 億元。

在海外,比亞迪在泰國設有乘用車生產基地,年產能 15 萬輛,目前主要投產車輛為海豚,后續將根據當地需求引進并生產其他車型。此外,在巴西、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也設有乘用車生產基地。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Q8 的懸掛系統參數很出色。 標配阻尼控制懸架,帶來穩定舒適駕駛體驗。 可選可控阻尼自適應氣動懸架,能在四種模式間切換,車身高度提升可達 90mm,離地間隙最高達 254mm,標準懸掛版離地間隙 220mm。 配備空氣彈簧,提升
奧迪 S6 的 quattro 與其他車型的四驅系統相比,有著不少獨特之處。 奧迪早期的 quattro 四驅系統采用純機械式的托森差速器,能實現穩定的動力分配,正常行駛時比例接近 50:50。在越野和復雜路況下,quattro 系統表現出
奧迪 A4L 真 quattro 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它采用的是全時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結構為多片離合器,能實現適時四驅。 其核心是 Torsen/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通過調節前后軸力量分配,讓車輛在各種路況都有良好抓地性。 還有
奧迪 A7 2021 款的操控性能那是相當出色的。 先說抓地力,表現很不錯,讓您在駕駛過程中能穩穩地掌控車輛。 方向感也很好,開起來輕松又準確。轉彎時特別平穩,給人滿滿的信心。 高速行駛時,方向的精準度更是沒得說,能讓您清晰把控車輛的行駛路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