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的品牌戰略是怎樣的?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的品牌戰略涵蓋多維度布局,旨在實現全面發展與變革。在平臺方面,推出 SSP 平臺整合資源,為純電生產奠基;軟件研發上,CARIAD 公司全力推進,開發領先平臺。電池領域構建自主供應鏈,計劃建立多家千兆工廠。移動出行方面,打造自主服務體系并整合服務。此外,積極推動電動化,發力自動駕駛,變革商業模式,還致力于環保,承諾實現碳中和 ,全方位提升集團競爭力 。
在電動化戰略推進上,大眾汽車集團展現出了強大的決心與行動力。未來兩年內,計劃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推出超過30款新能源車型,并且將一半的生產任務放在本土進行,這無疑是對中國市場重視與深耕的有力證明。到2025年,大眾期望在中國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汽車,這一目標的設定,標志著其在電動化領域的積極進取。同時,大眾還計劃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搭建公共大功率快速充電網絡,這一舉措將有效解決電動汽車用戶的“里程焦慮”問題,為電動汽車的普及與推廣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保障。
自動駕駛技術作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領域,大眾汽車集團也在不斷加大投入與探索。奧迪品牌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已在北京和無錫獲得四級自動駕駛測試資質,這為其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大眾汽車品牌也積極尋求合作,加入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臺,借助外部優秀資源,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力求在這一前沿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在轉型為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的道路上,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逸駕智能科技公司發揮著重要作用。該公司致力于打造智能生態系統,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智能移動出行服務。值得期待的是,首款基于人工智能的聯網汽車也將很快在中國發布,這將為用戶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進一步豐富大眾汽車集團在移動出行領域的服務版圖。
大眾汽車集團還通過發布“攜手共進——戰略2025”以及“2030 NEW AUTO戰略”等規劃,明確了階段性的發展目標。“攜手共進——戰略2025”旨在加快電動汽車發展,到2025年推出30款全新電動汽車,年銷量達200至300萬輛,占總銷量的20%至25%。而“2030 NEW AUTO戰略”則更具前瞻性,計劃在新平臺上生產純電動汽車,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將占總銷量的50%以上,且每年推出一款純電動車。同時,電池技術和充電系統成為重點發展方向,大眾計劃降低電芯生產成本50%,并建立年產能達240 GWh的電池工廠,為電動化戰略的深入推進提供有力支撐。
在軟件層面,大眾的汽車軟件公司CARIAD肩負重任。2025年,它將推出全新可擴展軟件平臺和端到端電子架構,預計搭載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這將極大提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智能的駕駛體驗。
此外,大眾汽車集團深知商業模式變革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通過提高營業銷售回報率目標水平,為未來技術撥款730億歐元,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建立自主可控的電池供應鏈等一系列舉措,大眾汽車集團正逐步構建起一個更加穩健、高效的商業運營模式。同時,計劃在未來幾年通過一個App平臺整合集團所有品牌的移動服務,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協同發展,提升用戶的服務體驗。
在環保領域,大眾汽車集團重申對巴黎氣候協議的承諾,計劃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的設定體現了大眾汽車集團的社會責任與擔當。通過產品系列的電氣化、減少供應鏈和生產運營的碳足跡以及回收利用等多種方式,大眾汽車集團正努力為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汽車行業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的品牌戰略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性布局。從平臺整合到軟件研發,從電池技術到移動出行服務,從電動化戰略到自動駕駛探索,再到商業模式變革與環境保護,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相互促進。通過這些戰略舉措的實施,大眾汽車集團正積極順應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與繁榮。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