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自動駕駛的成本有多高?
比亞迪自動駕駛的成本因車型、配置等因素而各不相同。比如比亞迪海豹在高速實現全自動駕駛成本僅400多元,“天神之眼-C”智駕方案軟硬件成本在5000元以內,相比行業同類有價格優勢。未來用于15萬以內車型成本還會降低。比亞迪憑借大量人力資金投入、龐大新車量產規模及自研產品等舉措,有效控制成本,讓自動駕駛在性價比上更具競爭力 。
比亞迪在自動駕駛成本控制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與資源。其投入幾千人和數億資金進行研發,并且未來還將在智能化領域投入高達1000億資金。如此大規模的投入,為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持續的研發,比亞迪能夠不斷優化智駕系統的研發和配置,從而在成本與性能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
在硬件方面,比亞迪半導體公司自研的圖像傳感器芯片CIS,是智能駕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攝像頭模組中成本占比4 - 5成。這一自研成果不僅保障了產品的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硬件采購成本。而且,比亞迪擁有每年300萬輛量產新車的規模,這一龐大的車輛基數為數據收集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大量的數據收集能夠有效降低算法開發的邊際成本,讓自動駕駛技術在迭代升級過程中,不需要額外付出高昂的成本代價。
從市場博弈的角度來看,不同價位車型對于自動駕駛成本有著不同的接受范圍。通常10萬左右的車型,自動駕駛成本要控制在5000元以內;15萬到25萬的車型,成本一般不超過1.2萬元;25萬以上的車型,成本可適當放寬到1.2萬元以上。比亞迪通過不斷優化自身技術和產品配置,在滿足不同車型市場定位的同時,也盡可能地將自動駕駛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另外,比亞迪在智駕產品自研方面涉及芯片、域控制器、底層軟件、算法等多個關鍵領域。例如騰勢N7采用英偉達OrinX芯片實現無圖城市NOA,漢EV四驅天神之眼智駕版本搭載地平線征程5芯片支持OTA升級,這些成果都體現了比亞迪在自研道路上的探索與進步。通過自研,比亞迪減少了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進一步降低了采購成本,同時還能更好地把控產品性能。
綜上所述,比亞迪自動駕駛成本根據車型和配置呈現多樣化的特點。比亞迪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從研發投入到硬件自研,從數據收集到產品配置優化,成功地在保障自動駕駛技術性能的同時,將成本控制在合理區間,使得不同價位車型都能適配相應的自動駕駛方案,展現出了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