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喝酒不開車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喝酒不開車的法律依據源自《刑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刑法》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處拘役并處罰金,機動車所有人等有特定責任的也依此處罰;《道路交通安全法》嚴禁酒后駕駛機動車,并明確了酒后、醉酒駕駛的各類具體處罰。這些法律規定從不同層面規范駕駛行為,旨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彰顯法律威嚴,促使社會形成文明出行的良好風氣 。
具體而言,《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要處拘役,期限在一到六個月。不僅如此,飲酒后駕駛機動車,也會面臨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記 12 分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的處罰。
酒駕醉駕還有一系列細致的處罰標準。酒后駕駛,初次會暫扣 6 個月駕駛證,并處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罰款;若此前曾因酒駕被處罰,再次酒后駕駛的,處 10 日以下拘留,并處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罰款,還會吊銷駕駛證。醉酒駕駛的處罰更為嚴厲,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 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若是酒后駕駛營運車輛,處 15 日拘留,并處 5000 元罰款,吊銷駕駛證,5 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醉酒駕駛營運車輛,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 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且重新取得駕駛證后,不得駕駛營運車輛。而一旦酒后或醉酒駕駛,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吊銷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
這些法律法規以明確且嚴格的標準,為道路交通安全保駕護航。它們時刻提醒著每一位駕駛者,喝酒不開車是不可觸碰的法律紅線,唯有遵守法律,才能確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找搭電服務需要在多方面加以注意。準備階段,要查看兩車電瓶狀況,確保無漏液、開裂,電壓一致,準備合適搭電線,關閉電器附件,確保發動機艙無明火。操作時,遵循先紅正后黑負的搭火順序,救援車發動機不熄火,黑色負極搭在被救車車身鐵塊上,充電幾分鐘后按
11月份進口SUV銷量排行榜中,雖未明確提及德系車具體表現,但從整體德系車市場情況可窺一二。11月德系汽車市場零售銷量同比增長明顯,在國內合資車市場成績突出,乘用車企月銷前15名中德系車企占4席,眾多德系車型銷量可觀。雖無進口SUV單獨精確
24小時道路救援服務收費沒有統一標準,大致在幾十元到幾百元,具體受車型、距離、服務內容等因素影響。一般來說,城區小型車基本拖車費大多200元左右,中大型車起步價300 - 560元;10公里內拖車收費跨度大,超出10公里,空駛費每公里5 -
用汽車搭電啟動沒電的車輛,要做好準備工作并按正確步驟操作。首先準備好搭電線,將兩輛車車頭相對并保持一定距離,熄火狀態下打開引擎蓋找到電瓶,區分正負極。接著用紅色搭電線連接兩車電瓶正極,黑色搭電線一端連有電車輛電瓶負極,另一端連沒電車輛發動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