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長安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重慶長安的發展歷程可謂是豐富而精彩。
1951 年,第二十一兵工廠更名為中央兵工總局國營四五六廠,這便是長安集團的前身。
1957 年,響應國家方針,更名為國營長安機器制造廠。
1958 年,制成長江 12—46 型吉普車。
1978 年后,積極走“軍民結合”之路,引進日本鈴木公司的 ST90 型微型汽車技術。80 年代初,開始生產“長安”牌微型汽車。1982 年完成首批樣車 8 輛。
1984 年,與鈴木公司簽訂“技貿合作協議”,當年生產“長安”牌 SC1010 微型載貨汽車 723 輛,微型汽車烤漆線建成投產,臨時總裝線和焊接線相繼投入使用,開始批量生產“長安”微型車,初步形成系列產品,擁有年產 3 萬輛的生產能力。“七五”末,長安機器制造廠產量剛過萬輛,但已具備一定生產、研發能力。
1992 年 3 月,成為奧拓微型轎車生產定點廠。
1993 年 4 月,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奠基,1995 年正式投產,經典車型“奧拓”下線。
1995 年初,長安機器制造廠和江陵機器廠組建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建成中國第一條汽車制造壓力機自動化沖壓生產線,長安奧拓轎車 15 萬輛項目獲批復。“八五”期間,投入技改資金 11 億元,微車年產量大幅提升。
1996 年,新的 12 萬輛汽車電泳漆生產線投入試生產,10 萬輛微車焊接生產線投入使用,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上市。
1997 年 3 月 3 日,長安奧拓轎車一次性通過國產化 80%核定。
1998 年 3 月 19 日,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施“北上東進”發展戰略,使公司汽車系列品種得到擴展、生產能力提升。
長安工業集團的前身是李鴻章在 1862 年創辦的上海洋炮局,是中國第一家工業企業。
2003 年,推出自主品牌轎車奔奔。
2017 年 10 月,提出“香格里拉計劃”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2018 年 4 月,發布“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戰略”。
1998 年,基于鈴木第十代 Carry 車型打造的長安之星上市,并成為中國首款通過安全碰撞測試的微型車,到 2014 年累計銷售超 500 萬輛。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