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皮卡的發展歷程十分豐富。

1925 年,帶皮卡車身的 T 型跑車問世,由亨利福特發明。

1946 年,第一款四輪驅動皮卡道奇 Power Wagon 出現。

1952 年,大眾 Transporter 成為首款前向控制皮卡車。

1955 年,雪佛蘭 Cameo Carrier 帶來光滑貨箱設計。

1957 年,福特 Ranchero 基于兩門福特旅行車打造,將汽車造型等與皮卡實用性結合。

1961 年,雪佛蘭科維爾皮卡推出后置發動機設計。

1964 年,福特 Econoline 出現。

1957 年,國際收割機公司推出第一輛雙排座駕駛室皮卡 Travelette。

早期皮卡主要是農用車,如 1946 年的道奇 PowerWagon 最初定位就是農用車,技術接近軍車原型,粗獷且舒適性欠佳。

戰后十年,皮卡逐漸成熟,形態改變,乘用性提升,如擋風玻璃、引擎蓋等變化,還有實用裝備和轉向助力的應用。

50 年代,許多美國人移居市郊,皮卡運載量優勢凸顯,成為實用車型。這時期皮卡外觀和內飾向轎車靠攏,充滿力量感。如道奇 C 系列、雪佛蘭 Task Force 和福特 F 系列。

50 年代,雪佛蘭 Cameo Carrier 內飾高檔,價格高但取得成功,促使福特推出 Ranchero 等車型。同時,道奇推出 Custom Sports Special 等肌肉型皮卡。

1955 年日本日產汽車旗下達特桑品牌推出皮卡,1968 年豐田 Hilux 問世,沖擊美國市場。

石油危機時,美國廠商與日本開合資廠,70 年代后期,道奇和雪佛蘭推出柴油動力皮卡,福特隨后跟進。

1973 年道奇推出兩門加長駕駛室 Club Cab,1990 年雪佛蘭 Silverado 454SS 成為真正的全尺寸肌肉卡車,1995 年福特 SVT 閃電也表現出色。

20 世紀 40 年代中期和 50 年代早期,皮卡露營車出現,60 年代露營熱潮流行。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燃油危機,制造商開始接受柴油發動機。

總之,皮卡從最初簡單實用,逐漸發展得多樣且功能強大,成為備受歡迎的車型。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汽車美容的內飾清潔用品對材質有著多樣且精細的要求。不同的內飾材質,如純皮、塑料、玻璃等,需匹配專門的清潔用品。像純皮儀表臺要用皮質養護劑,塑料儀表臺則適合儀表蠟;清潔玻璃得選不留痕跡的清潔劑。同時,清潔用品成分要安全無害,避免腐蝕材質或危害
大眾途安的進口零部件涉及多個方面。在動力系統上,1.6L TDI渦輪增壓器來自美國霍尼韋爾,發動機缸蓋來自墨西哥尼瑪克;底盤部分,排氣控制閥來自德國科爾本施密特 - 皮爾博格,傳動軸來自德國德西福格;內飾部分,車門板由勞士領供應,車窗升降電
性價比高的防凍液品牌有不少,像嘉實多、殼牌、勝牌、美孚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嘉實多性能穩定價格適中,能為車輛提供可靠保障;殼牌質量上乘,其冷卻液四季通用,防腐防銹還能減少水垢,性價比頗高;勝牌有著良好性價比;美孚性能優良價格合理。此外,博世、百
無水防凍液的進貨渠道多樣,包括品牌經銷商、汽車用品生產企業,以及各地的防凍液廠家等。品牌經銷商能提供特定品牌的產品,品質有保障;像青島諾邦汽車用品有限公司這樣的生產企業,產品類型豐富且有技術支持;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眾多防凍液廠家,如華北、東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