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是如何從初創走向如今的行業領先地位的?

比亞迪從初創走到如今的行業領先地位,憑借的是技術驅動、創新引領,以及對新能源路線的堅定堅持。創始人王傳福帶領團隊從電池領域起步,靠技術與性價比站穩腳跟。進入汽車行業后,即便面臨諸多質疑與困境,仍堅持兩條腿走路,持續投入研發。多年沉淀迎來技術爆發,刀片電池等眾多先進技術接連問世,再加上對人才的重視,最終成就了如今的行業領先地位 。

1994年比亞迪創立,從簡陋條件下手工打造生產線制造電池材料開始,就展現出強大的技術鉆研精神,很快在電池領域憑借技術和性價比脫穎而出,贏得全球客戶認可。2003 年,王傳福力排眾議收購西安秦川汽車進軍汽車行業,堅定地選擇燃油車制造與電動汽車開發并行的道路。

2008 年,比亞迪推出首款新能源車 F3DM ,并規劃了三大綠色夢想。然而,新能源市場彼時尚未激活,比亞迪經歷了十年的蟄伏期。但這期間,企業并未放棄研發,王傳福將 2019 年視為“至暗時刻”,卻始終堅守新能源路線。

疫情后,比亞迪迎來技術爆發期。刀片電池的誕生,提升了電池安全性與性能;DMI 超級混動等技術,讓車輛在能耗與動力上有出色表現。其堅持自主研發,通過“垂直整合”和“集成創新”發揮中國制造優勢,形成成本競爭力。

比亞迪還極為重視人才,擁有 11 大研究院和 11 萬名工程師,秉持工程師精神,把人才作為創新之源。從早期“人 + 夾具 = 機器人”模式到如今龐大的工程師隊伍,實現了從整車技術到核心零部件的全覆蓋,并積極投入前沿開發。

憑借這些努力,比亞迪銷量迅猛增長,2022 年停產燃油車全面轉向新能源,2024 年 11 月成為全球首家達成 1000 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

總之,比亞迪從初創走到行業領先,是技術創新、人才戰略、對新能源路線的執著堅持共同作用的結果。未來,它也必將憑借這些優勢,在汽車行業持續書寫輝煌。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奔馳大 G63 的車內空間夠大。該車作為中大型 SUV,4870mm 的車長、1984mm 的車寬以及 2890mm 的軸距,為寬敞的車內空間奠定了堅實基礎。前排視野開闊、頭部空間充裕,動態仿形座椅功能豐富。后排不僅頭部與腿部空間寬裕,座椅
自動駕駛標準對傳感器精度要求頗高,需具備高精度、高可靠性以及全天候工作能力。傳感器標定是基礎,其精度決定感知性能,方向角偏差等會影響自動駕駛判斷。傳感器標定分不同階段和多種形式,且有內參、外參標定之分。完成標定后,還需通過直接測量、下游評估
英菲尼迪 G37S 的內飾設計獨具魅力,在舒適實用的基礎上,盡顯運動與豪華特質。其保留原廠狀態,部分覆蓋鍛碳紋飾板,簡約又不失運動風格。座椅支撐與包裹性出色,14 向電動調節能滿足不同需求;儀表盤清晰,中控臺布局合理,按鍵操作便捷。此外,新
紅旗純電的動力性能相當出色,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以紅旗EH7為例,它搭載自研“三高”電驅系統,最高效率達96%,整車總功率高達455kW,0到100km/h加速僅需3.5秒,制動距離也較短。而紅旗E-QM5搭載永磁同步單電機,能滿足日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