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電動車在交通規則里的剎車標準是什么?
電動車在交通規則里的剎車標準是有明確規定的。
對于電動自行車,新規范要求其最高設計時速不超 25Km/h,最大整備質量不超 55Kg,電動機最大功率不超 400W,蓄電池電壓不超 48V。尺寸方面,最大高度不大于 1100mm,前后輪中心距離不大于 1250mm。晴天剎車最大距離不超 7m,雨天剎車距離不超 9m,且必須有腳踏騎行功能。
電摩剎車方面,規定必須配備前后雙剎車系統,前輪剎車裝置為碟剎或鼓剎,后輪剎車裝置至少為鼓剎。在規定的測試速度下,剎車距離要符合標準,剎車系統要有高靈敏度。部分地區還要求配備 ABS 防抱死系統,提高剎車性能測試標準,加強監管剎車系統生產和維修環節。
電動車下坡時,進入坡道前要輕捏左側剎車預減速。進入坡道后,逐步增加左側剎車力度,通常捏到三分之二位置。若坡道陡峭車速仍快,可輔助性捏右側剎車,力度控制在三分之一左右。剎車過程中車把要穩定向前,左右剎車配合時不能突然同時捏死,正常左側剎車主要負責后輪制動,右側剎車多用于輔助。不能在下坡過程中突然完全捏死剎車,應逐步增加剎車力度平穩控制車速。
當電動車需要剎車時,制動距離較長時,先輕捏左邊剎車減速,接近目標時加大力度逐漸收緊剎車。制動距離短且速度快時,減速后左右剎車一起捏,左邊捏到三分之二,右邊捏到三分之一。
日常駕駛要注意安全行駛,遵循法規,比如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橫過機動車道,應下車推行,從人行橫道等通過。非機動車道被占用可借相鄰機動車道,機動車應減速讓行。駕駛電動自行車必須年滿 16 周歲,不得醉酒駕駛,轉彎前要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等。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給車搭電時,兩車的電池電壓需要匹配,但啟動器電流等其他規格并非絕對要求一致。普通家用汽車電池電壓多為 12V ,而部分大型車輛可能是 24V ,電壓不同絕不能混用,否則會損壞車輛電氣系統。只要電壓相同,不同車型間也能實現搭電。所以,關鍵在于
汽車搭電的正確操作標準步驟是:先準備好兩條電瓶線,將兩車車頭靠近,救援車不熄火,接著打開引擎蓋找到電瓶并分清正負極,先用連接線連接兩車電瓶正極,再把救援車負極與被救援車發動機機體鐵件相連,之后嘗試啟動被救援車。操作時要格外留意正負極不能接錯
轎車玻璃修復對環境有著多方面要求。操作環境最好選在室內且避光處,因樹脂在這樣的條件下使用效果最佳,否則可能加速固化致修復失敗。玻璃要保持干燥,避免雨天修復。同時,需在無風且無塵、封閉且干凈的空間內,防止灰塵雜質影響修復平整度與透明度。還要避
汽車專用搭電時,對車輛電瓶在電壓、電流、極性和狀態等方面均有要求。電壓上,備用電瓶要與原電瓶一致,常見為 12 伏特,否則影響啟動甚至損壞電瓶;電流需充足合適,保障充電速度與效果;極性連接務必正確,正負極對應,不然引發危險;電瓶狀態要良好,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