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動力技術有哪些?

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動力技術主要有純電、插電混合和增程式這三種。

純電技術方面,其構造與燃油車有相似之處,核心在于電池、電機和電控。電池是“心臟”,為整車提供穩定動力;電機是“軀干”,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車輪;電控則是“大腦”,協調各部件讓整車達到最佳運行狀態。像特斯拉和蔚來就是純電車型的代表。以特斯拉 Model Y 為例,其續航里程取決于電池組容量,后驅版電池組容量 60kWh,續航 545km,長續航版 78.4kWh,續航 640km。蔚來的優勢在于換電站技術,但成本高導致站點少。純電車型保養和充電費用比燃油車低,但長途出行存在充電難和里程焦慮問題,還有電池組老化影響續航。

插電混合技術,如比亞迪宋 PLUS DM-i,在燃油車基礎上加入電動機和電池組,能純電驅動,燃油發動機也參與,以燃油為主、電動為輔。其搭載的驍云-插混專用渦輪增壓 1.5Ti 高效發動機和 EHS 電混系統,頂配四驅旗艦 Plus 版車型純電續航 150km,可通過慢充樁、快充轉接口和燃油發動機為電池補能,長途靠加油,滿油滿電綜合續航超 1100km。

增程式技術,像理想 L9,電池電量充足時動力電池驅動,電量消耗到一定程度發動機啟動為電池充電,不直接參與驅動,類似“充電寶”角色,能達到出色熱效率和經濟性,延長續航。

綜合來看,這三種技術各有特點。純電技術未來前景好,但要解決電池續航和充電時間問題;插電混合和增程式是過渡技術,本質還靠燃油解決續航。新能源動力技術還在不斷發展,比如在電池方面,有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價格較低、安全性好但能量密度偏小;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充電快、續航潛力大但成本高。未來,這兩種電池路線可能雙線并行。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快換電池電動四輪車的續航能力受快換電池影響較大。電池作為電動四輪車的動力核心,其性能與容量直接決定續航長短。快換電池若容量大、性能優,自然能增加續航;反之則會縮短。此外,電池使用過程中的充放電次數增多會導致性能下降,進而影響續航。而且快換電
4萬左右燃油車中,長安CS35 Plus在緊湊型SUV里空間寬敞,比較值得考慮。在這個預算區間,新車選擇有限,而長安CS35 Plus作為一款緊湊型SUV,在空間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能夠滿足對空間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它既有著充足的乘坐空間,
電動燃油車(通常指插電混動或增程式新能源車)在保養周期和費用上與傳統燃油車差異明顯。保養周期方面,傳統燃油車一般5000 - 10000公里就需進行一次常規保養,電動燃油車則多為1 - 2萬公里或1年左右。費用上,傳統燃油車保養成本較高且隨
電動四輪車要上路,車輛本身需滿足登記上牌、符合安全標準且不能非法改裝、購買交強險等條件。首先,車輛必須在交管部門完成注冊登記,懸掛正式牌或按地方政策掛臨時備案登記牌,無牌不得上路。其次,不能對車輛私自加裝、改裝,保證車輛符合安全要求。另外,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