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凍液配方的研發依據是什么?
防凍液配方的研發依據涉及多個關鍵方面。防凍液需具備冬天防凍、夏天防沸等功能,其基礎液由水和醇混合,通過調整比例獲得不同冰點值,像乙二醇常被選作主要原料以降低水的冰點。為保護發動機冷卻系統等部件,會添加緩蝕劑、除垢劑等添加劑。此外,不同地區對防凍液的冰點要求有別,還需兼顧環保性,避免有害物質,以此打造出適配不同需求的優質防凍液。
在組份選擇上,除了乙二醇,甲醇類也常被運用。這是因為它們能有效降低水的冰點,滿足車輛在低溫環境下的使用需求。例如,60%(V/V)的乙二醇水溶液冰點可低至-49℃,為車輛在寒冷冬季的正常運行提供了保障。
而對于發動機冷卻系統等部件來說,防止腐蝕至關重要。因此,研發中會添加緩蝕劑。不同配方的防凍液針對不同金屬的防腐蝕性能進行研究,以此確定緩蝕劑的種類和最佳配方。比如在氯化鈣水溶液中添加緩蝕劑,能讓其防腐蝕性能達到JIS及ASTM標準,確保冷卻系統的金屬部件不受侵蝕,延長其使用壽命。
水中的Ca2?、Mg2? 等物質容易形成水垢,影響防凍液的性能和冷卻效果。所以,除垢劑也是配方中的重要一環,它能有效除去這些雜質,維持防凍液的良好狀態。
另外,不同地區氣候差異大,對防凍液的冰點要求也不同。在北方極寒地區,汽車防凍液的冰點需低于當地最低氣溫10攝氏度以上,像長城潤滑油生產的多效防凍液,冰點范圍在負25攝氏度到負50攝氏度之間,就十分適合北方車輛。
環保性也是研發不可忽視的因素。如今,人們越發重視環保,研發經濟、高效、環保的新型防凍液成為趨勢。盡可能避免使用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物質,讓防凍液在發揮作用的同時,也能與自然和諧共處。
總之,防凍液配方的研發是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的成果。從組份選擇到防腐蝕、除垢,再到適應不同地區氣候和環保需求,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共同塑造出能滿足車輛各種使用場景和需求的優質防凍液產品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