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汽車定速巡航的技術是如何不斷更新的?
汽車定速巡航的技術不斷更新,那它到底是怎么發展的呢?
最初,定速巡航的發明者是一位盲人,美國的自動化工程師 Ralph Teetor。早在 1910 年就有了定速巡航的模型,但很簡陋,調速器靠重力感應,控制粗糙。
1945 年,Ralph Teetor 開發了真正意義上的定速巡航,通過發動機輸出軸轉速控制車速,節氣門由電磁螺線管控制。定速巡航控制主要用于高速行駛,能精準控制進氣量和噴油量,油耗低,速度精準度能控制在±1km/h。
定速巡航的運行原理是 ECU 綜合各類傳感器的信息,根據設定車速控制發動機輸出動力。比如以 100km/h 時速巡航需要 80PS 馬力,ECU 會計算發動機轉速。汽車在定速巡航中減速,比如爬坡時,ESP 傳感器采集到車速下滑,ECU 會升高轉速加速,達到設定時速后自動下調轉速實現巡航。
定速巡航也有使用注意事項,比如在雨天冰面碎石等摩擦系數低的道路禁用,普通鋪裝路面可以使用。
隨著技術發展,定速巡航升級為自適應巡航。配備自適應巡航的車輛前部有車距傳感器和輪速傳感器,能根據前車速度自動降速或定速行駛。
如今定速巡航功能不斷迭代,ACC 自適應巡航系統能感知駕駛情況自行調節車速。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在靜止狀態即可激活,能跟隨前車停車、起步。PCC 預見性巡航控制系統能通過 ADAS 地圖系統生成電子視野,監管發動機和變速箱,實現動態調整。
總之,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最終歸宿是自動駕駛,定速巡航的不斷升級在為其服務。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自己動手貼汽車改色膜主要有干貼法和濕貼法兩種方式,步驟各有不同。干貼法需先徹底清潔車身粘貼位置,可用特定溶劑或肥皂水擦洗,待溶劑揮發后慢慢貼膜,借助工具刮平并輕揭底紙。濕貼法則要先清洗烘干車身、拆卸部分附件,在待貼面上噴玻璃水,雙人合作完成
車子過戶中心的費用和二手車交易價格有關系。過戶費用雖在交易成本中占比不算大,但也是一項支出,會影響買賣雙方協商價格。過戶費計算常與車輛評估價值掛鉤,如按一定比例收取,不同地區標準有別。若過戶費高,賣方可能提價、買方或許壓價;若低,賣方讓利空
進口汽車改色膜價格在不同城市存在波動,一線城市普遍比二線城市高1000 - 5000元左右。具體而言,一線城市進口汽車改色膜價格多在8000 - 20000元,二線城市則處于7000 - 15000元區間。這主要是因為一線城市經濟水平較高,
按車輛類型劃分,小型車全面檢測費用通常在 200 元到 300 元左右。這一費用涵蓋檢測費、尾氣檢測費等基本項目。檢測費用于車輛尾氣排放、安全性能等檢測,一般 100 多元;尾氣檢測費大概幾十元,還有車輛外觀檢查等費用幾十元。不過,若檢測出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