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電動車和燃油車的保養項目及周期有哪些不同?
電動車和燃油車在保養項目及周期上存在諸多不同。保養項目方面,燃油車需定期更換機油、三濾、火花塞等,重點在于發動機保養;而電動車主要對電池組、電動機等“三電”系統進行檢測維護,像空調濾芯等易耗配件更換與燃油車類似。保養周期上,燃油車因發動機機械部件易磨損,保養頻繁,間隔多在5000至7500公里;電動車動力系統簡單,保養周期通常在1萬公里或1年左右 。
具體來看保養項目的差別。燃油車的機油起著潤滑、冷卻、清潔發動機的重要作用,機油濾芯則過濾機油中的雜質,空氣濾芯保證進入發動機的空氣純凈,汽油濾芯過濾汽油中的雜質,火花塞點燃混合氣,這些部件對發動機正常運轉至關重要,所以要定期更換。而電動車沒有發動機,也就無需這些保養項目。電動車的“三電”系統是關鍵,電池要定期檢測其健康狀態、容量等,電機要檢查運轉情況、是否有故障碼等,電控系統要查看電路連接、軟件版本等。
保養周期上的不同也有其內在原因。燃油車發動機內部部件在高溫、高壓、高速運轉下,磨損較快,機油性能也會逐漸下降,為了保證發動機性能和壽命,就需要頻繁保養。例如,首保里程大多在3000至5000公里。電動車動力系統相對簡單,機械部件少,磨損自然也少,所以保養周期能適當延長。
此外,在油液更換上二者也有區別。燃油車除了機油,還有變速箱油、剎車油等多種油液需要定期更換;電動車主要是檢查和更換電池冷卻液,用于為電池和電機降溫散熱。
總之,電動車和燃油車由于動力系統等本質差異,在保養項目及周期上各不相同。車主們需要了解這些區別,按照車輛使用手冊要求,做好相應保養,確保車輛性能良好、安全行駛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三輪代步車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呈現出年齡廣、收入異、地域有別、職業多元、需求多樣的特征。從年齡看,涵蓋年輕人與中老年人;收入上,不同層次人群各有側重;地域方面,在擁堵城市和農村等均受青睞;職業涉及學生、上班族、個體工商戶等;需求更是包括續航、
老人代步車駕駛需滿足車輛上牌、車主有駕照、購買保險等條件。如今多地將老年代步車明確為機動車,車輛須進入工信部相關公告取得上牌資質,大部分非標車不能上牌。車主需持對應駕照,如電動三輪車需 D 類駕照,電動四輪車要 C2 或以上駕照。同時,有的
四輪車廂手把式電動車的電池一般能用2到5年。其使用壽命并非固定不變,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電池類型,鋰電池和鉛酸電池的使用時長有所不同;使用頻率方面,頻繁使用會縮短電池壽命,反之則可能延長;駕駛習慣上,平穩駕駛更利于電池“延年益壽”;保
老年人四輪代步車電池壽命一般在 1 到 10 年左右,不過這并非固定不變,會受多種因素影響。不同類型電池,像鉛酸電池約 2 年、石墨烯電池約 4 年、鋰電池約 5 年、鈉電池約 10 年。使用習慣上,不過充不過放可延長壽命,不良習慣則加速老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