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時代,安全隱患如何破局?

智能汽車時代呼嘯而來,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伴生著諸多安全隱患,亟待破局。

自 1950 年至今,汽車安全時代不斷演變。如今,智能汽車的安全問題涉及多個層面。從智能駕駛功能滲透率看,2025 年 Canalys 報告顯示,中國市場 L2 級及以上功能滲透率達 62%,高速 NOA 滲透率為 10.8%,城市 NOA 滲透率 9.9%。功能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信任危機。中國政法大學張凌寒教授指出,智能駕駛不應讓消費者成為“人肉安全員”,需構建“政策 - 商業 - 服務”三位一體責任體系。

要化解這場危機,需多方協同。技術上,強制配備雙冗余系統,如激光雷達 +4D 毫米波雷達,建立極端場景測試數據庫;監管層面,工信部已要求車企刪除“自動駕駛”等誤導性宣傳,違規將面臨產品下架;用戶教育方面,推行“智駕資格認證”,購車前完成 8 小時安全培訓;法律創新上,北京、武漢等地試點“系統缺陷舉證倒置”,車企需自證無技術過失。

數據安全也是一大挑戰。智能駕駛汽車行駛中產生海量數據,數據安全傳輸和存儲、實時性處理、跨平臺兼容性等都是難題。應對策略包括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完善安全架構,采用多層次安全防護技術,加強安全測試與評估,建立應急響應機制。

小米 SU7 曾暴露出車機漏洞,凸顯智能汽車安全問題的復雜性。車主可采取物理防護,關閉車機藍牙自動連接,加裝 OBD 鎖;進行系統設置,定期更新系統,開啟雙重認證;提高環境警惕,避免在信號復雜區長時間停車,安裝第三方監控設備。行業也需反思,車企要在研發階段嵌入內生安全機制,如量子加密通信和擬態防御技術。我國正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要求車企建立數據托管機制。

汽車的傳統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2024 年,國內汽車銹蝕相關投訴達 41.7 萬宗,占質量投訴總量的 28%。行業防銹電泳涂層厚度標準為 18um,部分車型卻低至 12um。

奔馳 E 級車為例,其獨創的 Pre - Safe 預防性安全系統,可在碰撞前 1 秒提前拉緊安全帶等。整體式安全理念下,通過雷達與攝像頭協同,可提前 2.3 秒識別碰撞風險,碰撞瞬間全車超 70%高強度鋼構成“生存艙”,實測可承受 9.8 噸頂壓,還配備 13 個安全氣囊,大大降低了側面碰撞中乘員重傷率。

智能汽車時代,安全隱患的破局需要政府、車企、科研機構和用戶共同努力,構建安全生態網絡,讓智能汽車真正成為安全可靠的出行工具。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Aion S在4S店的貸款購車方案常見有一種,即信用卡分期付款。這種方案需向銀行提供材料辦理專門信用卡,并一次性繳付手續費,無利率。不過車型車價存在一定限制,常用車型大多可選擇。以Aion S 2024款MAX 80行政版為例,裸車價191
Aion S智駕版的安全配置較為豐富。從被動安全看,全系標配4個安全氣囊,彈匣電池技術極大提升電池安全性。主動安全方面,從入門款就配備車身穩定系統、胎壓監測等,中高配車型還有主動安全預警、主動剎車等。同時,智駕版有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技術,硬件
埃安 Aion S 2020 款的安全配置較為豐富。它配備了 ABS 防抱死系統、EBD 電子制動力分配以及 ESP 車身穩定控制等主動安全配置,能有效提升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被動安全方面,合理的車身結構設計可在碰撞時保護車
2020 款 Aion S 的價格具有一定競爭力。其官方指導價在 139600 元 - 205800 元之間,以魅 580 為例,在許昌市即便無優惠,全款落地價也處于較為合理的區間。這款車作為緊湊型車,車頭簡約、內飾大氣,標配多項配置,且采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