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三強新能源轉型的突圍之路

在新能源汽車浪潮中,日系三強正努力尋求突圍之路。中國新能源滲透率已突破 50%大關,而日系品牌市場份額卻臨近 10%警戒線,形勢緊迫。

廣汽豐田在這場轉型中積極布局,今年 3 月上市的鉑智 3X 表現亮眼。其起售價 10.98 萬,售價區間在 10.98 萬 - 15.98 萬元。上市三個月訂單就逼近 3 萬輛,5 月銷量達 4344 輛。技術配置上,鉑智 3X 搭載華為智駕與 Momenta 激光雷達系統,為消費者帶來先進的智能駕駛體驗。在 5 月,廣汽豐田整體銷量為 6.22 萬輛,同比增長 1.82%,年內銷量 27.3 萬輛,同比增長 2.88%,鉑智 3X 功不可沒。

東風日產同樣在全力追趕。旗下 N7 從概念到量產僅用 24 個月,展現出高效的研發速度。上市 50 天大定突破 2 萬輛,首個完整銷售月零售銷量突破 3000 輛,已交付 6000 輛。6 月 16 日廠慶日更是品牌發展的重要節點。日產還追加 100 億研發投入,武漢技術中心擴編至 4000 人團隊,顯示出其對新能源轉型的堅定決心。N7 集成天演架構、AI 云毯座椅等多項先進技術配置,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廣汽本田也不甘落后,P7 上市 24 小時訂單收獲 5000 +。該車采用“12000 噸壓鑄鋁合金電池殼體”等安全技術,與寧德時代聯合開發 90 度三元鋰電池,集成云馳架構,配置電子外后視鏡等高端配置。其一口價 19.99 萬起,展現出價格誠意。

然而,日系三強的轉型并非一帆風順。曾經日系品牌憑借“耐操省油、駕駛平順、用車成本低”等優勢稱霸市場,但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沖擊下,這些優勢逐漸褪色。自主品牌在電池技術、智能座艙等領域取得突破,迭代速度快、用戶體驗好,不斷擠壓日系品牌市場空間。本田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領域雙線作戰效果不佳,燃油車市場主力車型減少,新能源車如 S7、P7 等因多種因素市場反響平淡。

面對困境,日系三強仍在努力。日產啟動全球收縮戰略,卻在中國追加投資聚焦新能源研發,計劃到 2027 年在中國投放 10 款新能源車型,實現“中國研發、全球輸出”。未來,日系三強能否在新能源賽道成功突圍,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36.2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S6 二手價格主要受以下這些因素影響。 車況很關鍵,好車況能讓車更值錢,要是有缺陷或者里程數太高,那價格就會降低不少。所以買車時得把車輛記錄弄清楚,里里外外都得仔細檢查。 里程數是判斷車輛價值的重要指標,里程越高價格越低,挑車盡量
新款奧迪 S5 的懸掛系統采用的是前后均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掛。 這種懸掛配置使得車輛在操控性能上表現出色。 其調校偏舒適性,在日常行駛中面對顛簸路段時,偏軟的調校能有效過濾振動,保障車內的舒適感。 比如在過減速帶或者坑洼路面時,多連桿獨立懸掛
奧迪 S6 搭載 2.9T 雙渦輪 V6 發動機,擁有 450 馬力和 600N·m 的扭矩,配備 8AT 變速箱和 48V 輕混。 在不同路況下,其馬力表現有所不同。 城市擁堵路況中,頻繁啟停會影響動力輸出,不過 48V 輕混能一定程度減
Audi S5 的保養費用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 以 2022 款 3.0T Sportback 為例,保養間隔通常是 10000 公里。保養方式主要是小保養和大保養交替進行,小保養要更換機油以及機濾,費用在 1388 元左右。但要是在 4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