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車市反內卷,降價車型大幅減少
2025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景象,降價車型大幅減少,車市似乎在反內卷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降價態勢顯著回調,整體降價力度較2024年同期明顯減弱,特別是4 - 6月,降價車型數量急劇收縮。具體來看,1 - 3月還維持著一定的降價活躍度,1月有7款車型降價,2月增加到21款,3月達到23款。但從4月起,形勢急轉直下,4月僅有14款車型降價,5月明確宣布降價或新定價的車型為12款,6月也僅14款。上半年累計降價車型僅91款,相較于2024年同期的144款,減少了37%,這充分反映出市場正從激烈的“價格戰”逐步轉向“穩價策略”。
從降價車型結構分析,新能源車基本取代燃油車成為價格調整的主戰場。在上半年累計降價車型中,新能源車(含純電、插混、增程)占據絕對主力,而燃油車(包括常規燃油和混合動力)的降價規模大幅萎縮。以5月為例,燃油車僅1款降價,與2024年5月的8款相比大幅減少;混合動力燃油車無降價車型,較去年同期的2款也有所減少;插混車和增程式車型則分別有3款和2款降價,從無到有;純電動車型有6款降價,較去年同期的1款明顯增加 。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國家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強化,有效帶動了消費回暖,緩解了車企的降價壓力。消費者在補貼的刺激下,購車意愿增強,市場需求有所提升,車企不再單純依靠降價來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國家高層和行業協會針對行業反“內卷”的一系列發聲,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降價競爭的趨勢。車企也逐漸意識到,理性競爭、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車市上半年的這種反內卷趨勢,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未來,車企可能會更加注重產品研發和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以品質和服務贏得市場,推動中國汽車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