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二手車價格評估有哪些方法?
買二手車價格評估方法多樣,常見的有使用年限法、公里計價法、現行市價法、重置成本法、收益現值法、清算價格法、“54321 法”、浮動折舊法等。使用年限法根據汽車使用年限和折舊率計算;公里計價法以行駛公里數為依據;現行市價法對比參考車計算;重置成本法以新車成本為基礎;收益現值法針對營運車;清算價格法用于快速變現;“54321 法”按車有效壽命分段估值;浮動折舊法結合新車使用年限和殘值計算。評估時還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得出準確價格。
使用年限法中,汽車使用年限通常約為10年,前三年折舊率為11%,中間四年為10%,最后三年為9%,不過這會依車輛保養程度有所波動。公里計價法則是以2萬公里為單位,每年折舊率在10%-18%,這種方法適用于里程數真實的車輛。
現行市價法操作起來較為直觀,通過選取參考車輛,仔細對比與被評估車輛的各項差異,將這些差異進行量化后計算出估值。重置成本法,首先要確定重置成本,也就是重新購置與被評估車相同的新車成本,再計算綜合成新率,兩者相乘便得出估值。
收益現值法專為營運性質的車輛而設,通過將預期凈收益折現,從而得到車輛當下的價值。清算價格法一般是在其他估價方法得出的基礎上,選取一個合適的折扣率,以實現車輛的快速變現,一般折扣率為20%。
“54321法”把車的有效壽命設定為30萬公里并分為5段,每段價值依次為新車價的5/15、4/15、3/15、2/15、1/15,按照公里數分段就能計算出折損價格。浮動折舊法將新車使用10年報廢視為100分,其中15%為殘值,剩下的85%為浮動折舊值,分三個階段進行折舊。
總之,二手車價格評估并非單一方法就能精準搞定。評估師需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得出參考結果,同時緊密結合實際車況檢測和當下市場行情,全面考量車齡、公里數、過戶次數等眾多因素,才能為二手車給出一個準確合理的價格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