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泰蘭蒂斯為何放棄2030全電動目標?
近日,汽車行業傳來重磅消息,跨國車企斯泰蘭蒂斯放棄了2030年全電動目標。9月8日,斯泰蘭蒂斯集團歐洲區負責人安帕拉托在慕尼黑車展上明確表示,集團不再追求“到2030年只生產電動汽車” 。
這一轉變背后有著諸多復雜因素。安帕拉托指出,歐盟2035年禁售新燃油車的目標,對任何汽車制造商而言都難以實現。這一目標設定的實現難度,無疑是斯泰蘭蒂斯做出改變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實上,福特、通用等美國車企此前也已推遲其電動化目標,整個行業在電動化進程上似乎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阻礙。
上周,斯泰蘭蒂斯集團首席執行官菲洛薩也曾呼吁歐盟放寬2035年目標,允許銷售低排放的混合動力汽車。這反映出該集團對于電動化發展路徑有著新的思考與訴求,不再將全部精力集中于全電動目標上。
從斯泰蘭蒂斯自身的戰略規劃來看,雖然放棄了2030年全電動目標,但即將推出的 “Dare Forward” 戰略計劃中的其他目標或仍將保留。此前,其規劃設定在歐洲實現100%銷量、在美國實現50%銷量來自電動汽車的目標,還計劃將新市場的銷量占比提升至總銷量的25%以上。不過近幾個月來,該公司電動汽車戰略不斷調整,克萊斯勒和阿爾法·羅密歐已放棄在2030年實現全電動化的計劃,電動版Ram 1500的上市時間從2024年推遲至2027年,下一代Jeep Compass的未來前景也因工廠改造生產活動暫停而不明朗 。
此外,在氫能源領域,斯泰蘭蒂斯也做出重大調整。在對歐洲輕型商用車領域氫能源中期應用前景進行戰略評估后,因加氫基礎設施有限、擴大生產所需資本支出高昂,以及在2030年前缺乏強有力的消費者購買激勵措施來推動需求等因素,公司終止了氫能源開發項目,放棄今年推出氫動力主力車型的計劃,多個相關量產項目也被擱置。
斯泰蘭蒂斯放棄2030全電動目標,是綜合行業政策環境、自身戰略規劃以及技術發展等多方面因素后的結果。這一決策將如何影響其未來在汽車市場的布局與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