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尿素的主流生產方式是什么原理?

車用尿素主流生產方式主要有從工業尿素提純以及尿素熔融液體直接生產這兩種原理。從工業尿素提純,是利用尿素在 70 - 75℃水解、30℃以下重新結晶來提高純度;此方式投資少、生產靈活但能耗與成本高。尿素熔融液體直接生產,則是將特定尿素溶液閃蒸游離氨后與超純水勾兌,該方式避免雜質產生、減少消耗,成本低、質量好且適合規模化生產 。

先來說說從工業尿素提純的原理。在這個過程中,溫度起到了關鍵作用。當處于 70 - 75℃時,尿素在水溶液里會發生水解反應,分子結構發生改變。而當溫度降低到 30℃以下,尿素又會從水溶液中重新結晶。每經歷一次這樣的水解結晶,尿素的純度就能大幅提升。通常情況下,用工業一級尿素水解結晶一次,就能夠達到車用尿素的標準要求,產出比例大概為 1.5:1 。雖然這種生產方式投資較少,生產過程也比較靈活,適合小規模生產,但它也存在明顯不足,需要多次進行蒸發、過濾、干燥等操作步驟,這使得能耗居高不下,生產成本也隨之增加。

再講講尿素熔融液體直接生產的原理。它利用的是尿素生產過程中料液槽里的尿素溶液,此時溶液溫度在 85 - 90°C,尿素含量處于 70% - 75% 。經過閃蒸出去游離氨后,直接加入超純水勾兌成 32.5%的尿素溶液。涉及的反應原理包括液氨與二氧化碳在高壓下生成液態甲銨,液態甲銨再脫水生成尿素熔融體。這種方式可避免尿素造粒環節產生雜質,還能減少尿素溶解再結晶過程中的水和熱量消耗,具有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生產連續的優勢,適合規模化生產。

總之,這兩種主流生產方式各有特點。從工業尿素提純靈活性強,適合小范圍生產;尿素熔融液體直接生產則憑借成本和質量優勢,更契合大規模生產需求,共同保障著車用尿素的穩定供應。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制造防凍液要用到的檢測設備有高低溫試驗箱、儀特諾防凍液的密度測試儀等,此外根據生產規模不同還會用到攪拌罐、水凈化設備等基礎設備。高低溫試驗箱可模擬極端溫度測試防凍液性能,確保其在不同氣候下都能為汽車冷卻系統提供可靠保護;密度測試儀能檢測防凍
途觀更換防凍液時,添加新防凍液的量大約在 6 - 7 升。通常情況下,汽車的冷卻系統容量是固定的,途觀車型標準防凍液容量就在 6.5 至 7 升左右。更換防凍液要先將原防凍液排空,保證無殘留舊液后,再添加新的防凍液。且添加時不能過量,要預留
汽車防凍液生產加工需要混合、反應、干燥、分離、灌裝等多環節的眾多設備。混合機負責將不同原料充分混合,反應釜能調和化學成分以賦予防凍液防凍、防腐特性。真空干燥機去除水分,離心機分離雜質,充裝機完成灌裝。此外,混合罐、過濾器、反應器等也各司其職
使用全自動防凍液一體機優勢顯著,它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證質量且方便維護 。從效率層面看,其自動化操作極大減少人工干預,提高生產與灌裝速度;成本上,用人少意味著人力成本降低;質量方面,專業控制程序確保操作精準穩定,產品質量一致;維護層面,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