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賽力斯周林:融合向新推動汽車產業升級
9月13日,2025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盛大開幕,賽力斯集團首席技術官周林受邀出席,圍繞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實踐與思考發表見解,提出“技術跨界、生態協同、系統突破”的融合向新發展路徑,為汽車產業升級貢獻智慧。
周林指出,新能源汽車是多學科、多領域尖端技術深度融合的結晶。在智電融合方面,賽力斯不斷探索創新。其智能增程系統十分強大,能實現超過1100個場景的智能識別與自適應控制,同時借助云端AI智能化中樞,對700余項參數進行毫秒級全息安全監護,成功構建電池安全閉環,為用戶打造更安全、智能的駕駛體驗。
軟硬融合層面,賽力斯采用“硬件底座 + 軟件底座 + 生態底座”的組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整車架構。該架構具備“硬件可插拔、場景可編程、生態可隨需、系統自進化”的特性,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讓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智能生活伙伴。
賽力斯的努力在用戶服務數據上也得到充分體現。截止今年8月,問界汽車已累計為用戶提供用車安全呵護服務超過19.5萬次,遠程診斷服務超過8000次,累計節約用戶維修時長突破30萬小時,真正做到了既服務好車,又服務好人。
隨著汽車產業邊界不斷拓展,單一車企面臨諸多挑戰,融合發展成為必然趨勢。賽力斯與華為聯合打造問界品牌,開創汽車產業與ICT產業跨界合作先河。此外,賽力斯積極推動產業鏈變革,聯合全球頭部供應商打造新型集成化產業鏈,像首創的“廠中廠”模式,就顯著提升了產品質量與生產效能,實現產業鏈高效協同。
賽力斯在周林提出的融合向新路徑指引下,不斷創新突破,未來也有望為汽車產業升級注入更多活力,推動行業邁向新高度。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鉛酸電瓶修復液的使用頻率沒有固定標準,主要由電瓶的類型與實際狀況來決定。普通鉛酸蓄電池若使用維護良好,大概每兩年檢查電解液并按需添加;電動車的水電瓶通常半年到一年補液一次,使用久或環境差時頻率可適當增加。免維護電瓶或鋰電池正常無需添加。日常
汽車音響長時間大功率播放致電瓶沒電,當車輛無法正常啟動,出現打火時僅聽到“啪”聲后無其他反應、起動機運轉無力轉速慢、打火無反應且儀表燈昏暗或不亮等情況時,就可能需要搭電。這是因為電瓶虧電嚴重,無法為車輛啟動提供足夠電力。像長時間大功率播放音
汽車搭電打不著,與火花塞老化可能存在關聯。火花塞是點火系統的關鍵部件,一旦老化嚴重,點火能量便會大幅下降,無法有效點燃混合氣,發動機自然難以啟動。不過,導致汽車搭電打不著的原因眾多,既有搭電環節的問題,像搭電線過細、連接不可靠等,也有車輛自
白天汽車搭電救援費用多在 20 元到 200 元,晚上則少則 50 元,多則可能達千元。因為不同的求助渠道收費有別,像保險公司 100 公里范圍內部分免費;周邊汽修廠 0 到 100 元;4S 店因電瓶質量問題免費,其他原因約 200 元。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