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車企如何破局用戶充電困境
2025 年,用戶充電困境成為車企必須直面的重要課題。在 9 月 27 日 - 29 日舉辦的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上,各方圍繞此展開深入探討。
過去 10 年,國家充電基礎設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如今,公共充電樁資源數量達 300 多萬,可即便如此,用戶充電難題依舊存在。
充電效率是一大痛點。目前公共充電運營商充電場站功率多為 120 千瓦,多的 180 千瓦,充電耗時較長。而車企也在積極探索提升之道,例如廣汽埃安率先建成最高功率 640kW 高速快充線——京滬線 6 座自建超充站,實現充電 1 秒續航增加 1.1 公里,極大壓縮長途補能時間。
充電樁覆蓋不足同樣困擾著用戶。盡管長城汽車充電地圖接入充電樁數量達 130 萬根,可在偏遠地區布局仍有欠缺。不過,不少車企已在這方面發力,蔚來在新疆賽里木湖、青海 G315 國道等偏遠地區布局充電樁;理想在珠峰、漠河建成超充站;廣汽埃安把樁“種”進西藏墨脫、新疆鄂爾多斯等地。
為解決充電難題,車企也在能源體系和發展路徑上尋求突破。長城汽車采用混動、純電和氫能三軌并行發展模式,構建了光伏 + 分布式的儲能,再加上集中式儲能全產業鏈的能源體系,旗下資源層布局廣泛,涵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氫能等多個領域,賦能哈弗、魏牌新能源等多個整車品牌。
此外,技術創新與合作共享也是破局關鍵。華為正研發兼容多種標準的 V2G 充電樁,并聯合電網企業設計收益模型。支付寶上線“充電地圖”功能,整合全國充電樁信息,提供一站式安裝服務。極狐與近百家運營商合作,2025 年又與開邁斯達成戰略合作,致力于實現“全國充電一張網”。
面對用戶充電困境,車企從提升充電效率、擴大覆蓋范圍、創新能源體系、加強技術合作等多方面著手,未來,隨著各方持續努力,充電難題有望逐步得到解決,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好發展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