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買車,汽車共享成新寵
在全球范圍內,年輕人與汽車的關系正發生深刻變化。數據顯示,年輕人購車比例呈下降趨勢。在美國,18至34歲年齡段的美國人購買新車的比例已下降到10%以下,2025年美國16歲青少年中持有駕照的比例從20世紀90年代的約50%大幅下滑至如今的25%左右。在韓國,2025年上半年20多歲和30多歲消費者新車登記數量僅占約四分之一,為過去10年來最低。日本20多歲的持證駕駛員人數也從2014年底的約1078萬降至2024年底的983萬。
年輕人不買車,一方面是汽車價格和使用成本高。如今美國新車平均價飆到了48699美元,幾乎是30年前的3倍。在西班牙,去年銷量前十的汽車平均23977歐元,較2014年漲了近七成。并且,汽車后續保養、保險等費用不菲,過去4年里,美國汽車月供就上漲了30%。另一方面,城市化加速,許多年輕人工作生活距離近,出行需求減少,且互聯網技術發展提供了更多出行選擇。
在此背景下,汽車共享成為新寵。截至2024年年底,韓國SoCar會員人數已突破1000萬。2009年成立的美國舊金山Turo,到2024年底全球活躍用戶有350萬左右,有14萬名車主放車出租,平臺有34萬輛車涵蓋1600種不同車型。日本約有30家汽車共享運營商,超6.5萬輛汽車。
共享汽車的流行,得益于其諸多優勢。對年輕人來說,共享汽車按分鐘算錢,用多少給多少,成本低,還無需擔心保險、保養等問題,是一種輕資產用車方式。同時,共享汽車車型多樣,能滿足不同出行需求,短途代步、長途旅行、搬家等都能找到合適車型。
從消費觀念看,年輕人不再將汽車視為身份象征,而是看重其代步和實用性。調查顯示,58%的18 - 30歲德國受訪者認為汽車是工具而非身份象征。租車還能滿足年輕人多樣化社交需求,比如約會租敞篷車,團體出游租廂式車。此外,消費者環保理念逐漸養成,共享汽車也符合環保出行趨勢,如荷蘭“碳足跡賬戶”、法國對燃油車租賃征稅等政策,都推動了電動共享汽車發展。
汽車共享行業的服務不斷完善,也促使其愈發受青睞。在柏林,租車公司可靈活覆蓋85%的城區,用戶通過APP實時定位車輛,依托信用體系簡化取還車流程。日本租車公司在交通樞紐布局大量網點,配合24小時自助取還系統,解決出行痛點。
隨著年輕人消費觀念的持續轉變和汽車共享行業的發展,未來,汽車共享有望在出行領域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