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蒙協同!新能源重卡實現一刻鐘補能
“一刻鐘充滿電,重卡就能即刻上路!”內蒙古禾晟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宏宇言語間滿是自信。其口中的“高壓直掛”超級充電設備,正讓新能源重卡補能的“極速時代”在呼和浩特加速變為現實。
這一核心技術由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聯合企業共同研發,是滬蒙兩地“技術 + 資源”協同創新的典型案例。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風光資源得天獨厚,新能源重卡推廣潛力巨大。但補能效率低、電站建設成本高曾長期制約當地新能源重卡產業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院長董樊麗指出,商用車補能時間約占運營時間的 20%,嚴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傳統充電設備需變壓器降壓,充電功率受限,還推高了電站建設成本。
為攻克難題,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聯合姚鋼教授團隊深入研發,在滬蒙“4 + 8 + N”合作機制支持下,成功突破“高壓直掛”技術。該技術實現“直連電網、省去中轉”,直接從 10kV 電網取電,摒棄傳統充電設備必需的變壓器降壓環節。
“高壓直掛”超級充電設備優勢顯著。單槍充電功率可達 600kW 以上,比深圳發布的全國首個超充設備地方標準高出 25%,能將新能源重卡補能時間縮短 60%以上,真正實現一刻鐘補能。而且設備體積縮減 40%,建設成本降低 30%。在節能方面,每臺“高壓直掛”設備每年可為客戶節省 70 萬度電,設備損耗率也從傳統充電樁的 10%降至 3%。
目前,相關成果已取得不俗成績。該企業于 2025 年 8 月成立,9 月入駐,現已成功拿下 30 余臺(套)超級充電設備訂單,預計本年度營收將突破 5000 萬元,已落地的項目更為相關企業帶來千萬元級的經濟效益。
“高壓直掛”技術讓新能源重卡補能不再困難,為內蒙古新能源重卡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更為滬蒙協同創新發展寫下精彩篇章,助力新能源重卡產業邁向新高度。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