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廣汽深度共創“啟境”,破局高端智能新能源市場

**華為廣汽深度共創“啟境”,破局高端智能新能源市場**

2025年11月,廣汽集團與華為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啟境”正式進入量產倒計時階段。這一承載雙方戰略野心的品牌,從合作模式到技術整合均打破行業常規,以“HI PLUS”創新路徑重新定義“傳統車企+科技巨頭”的協作邊界。

**從“聯合開發”到“嵌入式共創”**

回溯合作歷程,廣汽與華為的綁定經歷了從技術供應到深度共生的演變。2024年11月,雙方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明確以獨立品牌為載體整合資源;2025年1月,廣汽注資15億元成立GH項目公司,華為派駐產品、營銷、財務等團隊與廣汽聯合辦公,形成“嵌入式協作”機制。這種模式下,華為不僅提供乾崑智駕、鴻蒙座艙等全棧技術,更主導產品定義與造型設計。首款車型開發中,華為米蘭美學研究所與啟境團隊耗時8個月打磨設計,車身高度降低3厘米以強化運動基因,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全程參與評審。

**技術融合與市場定位的雙重顛覆**

啟境品牌瞄準30萬級豪華智能新能源市場,首款中大型轎車計劃2026年年中上市,提供純電與增程雙動力選擇。其核心差異化在于華為技術的全棧賦能:乾崑智駕系統基于華為大數據調研的300多座城市路況優化,鴻蒙座艙則打通車機與移動終端生態。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將啟境視為“再造新廣汽”的關鍵,品牌CEO由擁有25年行業經驗的劉嘉銘出任,確保制造品質與智能化體驗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啟境并未采用華為渠道銷售,而是依托廣汽現有體系。2025年8月,超100家豪華經銷商在招商大會上簽約,展現市場對“廣汽制造+華為智能”組合的認可。這種“去華為化”渠道策略,既保留廣汽的終端掌控力,又避免與華為智選車業務產生內耗。

**“HI PLUS”模式:重構產業協作范式**

區別于華為傳統的零部件供應、HI模式或智選車模式,啟境開創的“HI PLUS”更強調雙向滲透。華為將IPD(集成產品開發)與IPMS(集成產品營銷服務)流程引入廣汽,雙方團隊共同定義從研發到服務的全鏈路標準。這種深度融合在業內尚無先例——科技公司不再僅是供應商或代運營方,而是成為車企的“聯合大腦”。

業內分析認為,啟境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合作進入“深水區”。廣汽的制造底蘊與華為的智能化能力通過資本紐帶和技術共享深度耦合,其成敗或為行業提供“新舊勢力如何共贏”的范本。隨著首款車型量產臨近,這場跨界實驗即將迎來市場檢驗。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3.29-19.3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2017 年奧迪 S3 二手車值得入手。這款車在多個方面展現出獨特魅力,性能上動力輸出出色,推背感強烈,轉向精準、底盤扎實,能充分滿足對速度與操控的追求;外觀運動感十足,標志性“ S” 標識醒目,雙側四處排氣管極具個性;內飾實用貼心,小儲物
在選擇摩托車電瓶品牌時,需要考慮容量、額定電壓、尺寸和重量、CCA值等技術參數。容量關乎續航,不同排量的摩托車適用的電瓶容量有一定參考范圍;額定電壓方面,大部分摩托車采用12V電瓶;尺寸和重量會影響安裝與整體性能;CCA值即冷啟動電流,在北
奧迪 A4 2019 quattro 相比同級別車型優勢眾多。它有著強大的脫困能力,適時四驅系統配合多片式離合器,能精準傳遞扭矩到有抓地力的車輪。操控性能也很卓越,四驅系統賦予車輛出色的動態平衡,高速過彎穩定。燃油經濟性同樣可圈可點,Qua
本田摩托車品牌的技術優勢體現在發動機、操控、制動以及燃油經濟性等多個方面。在發動機技術上,其燃燒效率高,動力強勁平穩;操控方面,懸掛系統能有效過濾顛簸,車架兼顧強度與輕量化,響應敏捷;制動系統配備高品質組件,制動迅速可靠;燃油經濟性上,先進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