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跨界秀肌肉:廣州車展機器人軍團搶鏡智能新賽道"

**車企跨界秀肌肉:廣州車展機器人軍團搶鏡智能新賽道**

廣州國際車展的聚光燈下,傳統汽車與前沿科技的邊界正被徹底打破。11月21日開幕的第二十三屆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展臺的人形機器人IRON以靜態展示形式亮相,其極致擬人的設計引發圍觀。這款身高173厘米、擁有82個自由度的機器人,不僅是車企技術實力的象征,更折射出行業從“造車”向“造智能體”的戰略躍遷。

**擬人化設計背后的技術革命**

IRON的“貓步行走”動態曾在小鵬科技日引發“真人扮演”爭議,而此次靜態展示則讓觀眾得以近距離觀察其仿生細節:1:1人手尺寸的靈巧關節、全包覆柔性皮膚,以及行業首創的全固態電池輕量化方案。據技術資料顯示,其動作控制依賴物理世界大模型驅動,通過3顆自研圖靈AI芯片實現2250TOPS算力支持。這種“由內而生”的設計理念,與特斯拉Optimus等競品形成鮮明對比——后者更強調功能性而非擬真度。

**從產線到展廳:機器人的商業化路徑**

IRON并非首次亮相,但此次車展標志著其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場景的關鍵一步。早在2025年4月上海車展,IRON便以60個關節的初代機型完成碰拳互動;7月進駐小鵬門店擔任導購;11月新一代機型已能執行分揀、搬運等工業任務。小鵬官方透露,2026年量產后,IRON將率先部署于4S店、工廠及辦公園區,承擔導覽、巡檢等職責。這種“先商用后家用”的落地策略,與何小鵬“機器人普及需5-10年”的判斷相呼應。

**車企的“第二賽道”競速**

機器人軍團現身車展,折射出車企在智能出行生態中的野心。小鵬同步展出的Robotaxi方案摒棄高精地圖,通過純視覺技術實現全球泛化部署,計劃2026年推出三款車型;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則進入量產倒計時。這三者共同構成“低空-地面-人形”的物理AI矩陣。行業分析師指出,當智能駕駛技術趨于同質化,機器人成為車企彰顯差異化的重要載體,其背后是AI芯片、大模型、能源技術的全棧競爭。

值得玩味的是,車展觀眾對IRON的關注度已超越部分新車——這一幕恰似十年前新能源車初登展臺的景象。或許正如展臺工作人員所言:“今天人們驚訝于機器人會走路,明天將習慣它們為你拉開車門。”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3.2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判斷摩托車轉速線是否損壞,可以從轉速表表現、發動機運行狀況等方面入手。若轉速表指針出現輕微跳動、完全不動等異常,或是車輛沒有正常轉速、轉速過高,都可能意味著轉速線損壞。此外,發動機區域若出現油污漬、滴漏,也可能與轉速線有關,因為轉速線接頭密
奧迪 S3 2020 款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在動力、內飾、空間等多個方面優勢顯著。動力上,它搭載的發動機功率強勁,配合換擋迅速的變速箱與優秀的四驅系統,加速與操控性能出色;內飾充滿科技感,座椅材質高級且包裹性佳;空間方面,車身尺寸合理,能滿足
TFSI 技術由奧迪在 FSI 燃油分層噴射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quattro 技術 1980 年誕生,歷經多代進化。奧迪在發動機領域成果豐碩,FSI 技術衍生出 TFSI 等主流技術。而 quattro 技術起源于對大眾 Iltis 越野
本田系列摩托車在國內的銷售渠道呈現出多元且特色鮮明的格局。大貿店方面,以特許經營模式運作,多位于省會城市中心地段,雖成本高、車型有限,但2025年起可銷售中排車型,拓寬了產品選擇。中排店經迭代升級,數量約160家,整合后服務能力和便捷性得以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