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維特的歷史是怎樣的?

克爾維特誕生于 1953 年,是美國通用汽車旗下的超級肌肉跑車品牌。

最初,通用汽車傳奇設計大師哈里?厄爾在汽車比賽中留意到歐洲跑車,隨后說服高層開展“OPEL”研發計劃,由此開辟了雪佛蘭旗下的科爾維特子品牌。

第一代科爾維特 C1 原型車推出就吸引了消費者,1953 年紐約車展亮相后 300 輛被一搶而空。1954 年增加顏色,動力提升,售價 2774 美元。銷售近 10 年期間不斷調整,最后一款車型搭載 4.64 升、5.36 升兩款 V8 發動機,速度最快。

第二代科爾維特 C2 于 1963 年誕生,肌肉感十足的輪翼子板和車尾大玻璃窗很吸引人,使用隱藏式跳燈設計,影響深遠。

第三代科爾維特 C3 從 1968 年賣到 1982 年,發動機和底盤傳承自 C2,外觀內飾全新。其造型靈感來自“Mako Shark II”。

第四代科爾維特 C4 在 1996 年停產,外觀從流線變為方正,保留經典四圓燈。

第五代科爾維特 C5 借鑒日本車型設計,時尚感強,動力改進大,搭載全新 LS1 全鋁 V8 發動機,變速箱后置優化配重,操控提升。

第六代科爾維特 C6 受歐日跑車影響,取消跳燈,進步明顯但難吸引歐洲消費者。

第七代科爾維特 C7 在 2013 年北美車展亮相,性能出色,百公里加速不足 4 秒。

1957 年科爾維特推出四速手動變速箱和更大 V8 發動機,燃油噴射后可達 283 馬力,1962 年末發動機擴大,1963 年迎來換代車型 C2,有仿生學外觀和獨特設計,1965 年推出大型 V8 發動機和標準盤式制動器,1966 年功率增加,1968 年 C3 推出,車系豐富。

1998 年 LS7.R 超高性能引擎搭載,科爾維特車隊開始勒芒征程,2000 年首勝,2001 至 2004 年戰績顯赫。2005 年 C6.R 問鼎 GT1 級別冠軍,車隊榮譽眾多。

1955 年克爾維特推出 4.3 升 V8 發動機,還首次配備手動變速箱,加速提升。

1963 年的 STING RAY“SPLIT-WINDOW”車型是傳奇車型,C2 具有里程碑意義,底盤全新,零件多樣。

第八代 C8 即將問世,將是發動機中置布局,或搭載 LT5 發動機并用 Zora 命名。

總之,克爾維特從最初到現在,從弱到強,成為美國國寶級跑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在車蠟排行榜中,3M、龜牌、美光、漢高等品牌的部分車蠟在保護車漆抗紫外線方面效果最佳。3M的多功能防護蠟與璀璨水晶硬蠟,龜牌的汽車蠟與鉑金盾濃縮聚合瓷養護蠟,美光的新車鍍膜劃痕蠟,漢高的車蠟等,都具備出色的防紫外線功能。這些車蠟不僅能阻擋紫
使用 CH 柴機油對發動機好處眾多,能為其提供多方位的優質保護。它專為高速、高負荷、增壓柴油機設計,應用粘度穩定因子技術減少機油衰敗,持久抗磨。在抗氧化、抗腐蝕方面表現優異,可確保發動機穩定運行。其高度清潔性能,能讓發動機內部保持潔凈。此外
整體而言,進口改色膜質量優于國產改色膜。在色澤上,進口改色膜色彩飽滿均勻,國產的顆粒感強;手感方面,進口膜面細膩、厚度適宜且不易留折痕,國產的粗糙、韌性不足。味道上,進口的符合環保標準無刺激味,國產的湊近能聞到刺鼻氣味。背膠性能差異更明顯,
汽車不同部位適合的改色膜厚度不一樣。改色膜材質多樣,如PVC、TPU和乙烯基等,常見厚度在1.5mil左右,但不同材質特點有別。像PVC硬度好可抵御輕微刮擦,TPU在極端溫度下性能佳,乙烯基耐用且顏色選擇多。不同部位面臨的狀況不同,比如經常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