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上海大眾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上海大眾(現更名為上汽大眾)的發展歷程可謂是波瀾壯闊。
20 世紀 70 年代末,中國汽車工業落后,人力物力技術短缺,為引進先進技術,中國開始與國際汽車巨頭接觸,大眾汽車最終脫穎而出。
1978 年冬天,中國機械工業部部長周子健在德國與大眾汽車公司董事長施密特交談,促成合作。
1980 年起,雙方談判進入實質階段,六年多達 30 次的談判,中國還為此快速起草實施了首部《合資法》。
1984 年 10 月 10 日,上海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與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簽署《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同》,合資企業正式成立。
1983 年 4 月 11 日第一輛桑塔納駛下流水線,1984 年上汽大眾正式成立并決定桑塔納國產化。初期國產化率極低,僅輪胎、喇叭、天線、標牌是國產,其他都靠進口,國產化率只有 2.7%。
后來桑塔納國產化受到高度重視,國產化率從 31%、60%、70%、82%提升到 98.9%,堪稱奇跡。桑塔納的國產化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和退貨,設立的“國產化基金”為零部件企業技術改造提供支持。
上汽大眾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從海關手續到廠房問題,挑戰不斷,但也促進了中德合作磨合。
40 年來,上汽大眾陪伴中國幾代人成長,首款車型桑塔納讓私家車走入生活,此后帕薩特、朗逸、途觀等車型引領車市風潮。
從首輛桑塔納下線到如今月銷萬輛的 ID.家族,上汽大眾推新必“爆款”。桑塔納作為中德合資合作開端的首款國產車型,最初以 CKD 方式生產,后來通過建立零部件生產體系等努力,國產化率不斷提升,成為中國轎車市場標桿產品,持續暢銷多年,獨占中國轎車市場較大份額。桑塔納的成功為上汽大眾積累經驗,為中國汽車工業帶來先進制造經驗,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輪胎按結構劃分主要有子午線輪胎和斜交輪胎這兩種類型。其中,子午線輪胎的簾布層排列方向與輪胎子午斷面一致,外部設有帶束層,具有更好的耐磨性、抓地力以及燃油經濟性,是如今的主流輪胎結構。而斜交輪胎的簾線呈斜交排列,胎面和胎側強度大,操控性與舒適
尿素液因用途不同,國家標準對其水分含量限制也有所不同。農業用尿素要求水分≤1.0%;車用尿素溶液的水分含量在0.3%至1.0%之間;GB 29518-2013規定,車用尿素中水分的含量不應超過67.5%。對水分含量作出限制意義重大,比如車用
在縣城,不同地方有賣車用尿素,像金溪縣左坊鎮后車村億路潔尿素站旁有金溪縣左坊鎮平小張車用尿素批發店,遂溪縣遂城鎮白坭坡村豐盛水泥廠左側有遂溪縣遂城超順車用尿素經營部 。在縣城尋找車用尿素,可關注這些專門的經營店鋪。它們有的位于交通要道附近,
大眾進口途銳轎車的操控性很好。它提供2.0T和3.0T兩種動力版本,動力響應迅速,能滿足不同需求。縱置發動機搭配前后多連桿懸架、可變懸架、空氣懸架,舒適性與穩定性兼具。帶托森差速器的全時四驅系統,賦予其輕度越野能力,多種駕駛模式可適應不同路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桑塔納怎么樣?
桑塔納優惠信息有哪些?
桑塔納空間怎么樣?
桑塔納性能怎么樣?
桑塔納百公里加速怎么樣?
桑塔納安全配置怎么樣?
桑塔納智駕配置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