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新政策對二手車市場有何影響?

車新政策對二手車市場有著多方面的積極影響。

汽車年檢新規下月執行,10 年內的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只需在第 6 年和第 10 年上線檢驗,超過 10 年的每年一檢,取消 15 年車齡一年兩檢。這增加了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的便捷性,讓消費者不再擔心年檢麻煩,提升了購買信心。而且市面上交易的主流二手車車輛 10 年內的比例高達 90%以上,新規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汽車的生命周期。

同時,新政為消費者帶來切實優惠,降低了養車成本。近年來,一系列支持政策出臺,如取消限遷等,加上汽車年檢放寬,形成政策組合拳,促進了二手車自由流通。之前二手車市場不景氣,交易量未達預期,如今年檢新規使得老車主不再急于棄車,改善了二手車供需矛盾,提升了消費意愿,價格有望回升。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最新報告顯示,6 月份二手車市場的新政進一步落地,全國多個區域逐漸擺脫限遷限制,為市場注入新活力。截至 6 月,二手車累計交易量達 477.43 萬輛,同比增長 3.59%,交易總額突破 2691.94 億元。預計第三季度二手車銷量還將持續增長。

上半年,基本型乘用車繼續占據主導,交易量達 287.15 萬輛,同比增長 5.45%。其中 SUV 和 MPV 增速突出,分別為 30.73%和 34.56%,客車和貨車交易量則分別下降 14.95%和 9.74%。6 月份,二手車交易量為 81.87 萬輛,交易額呈上升趨勢,轎車市場增長顯著。

價格方面,3 - 5 萬元區間車輛是主流,占比 22.65%,3 萬元以下車輛占比下降。浙江、福建等七地區二手車均價突破 10 萬元,浙江省交易均價達 12.95 萬元,全國平均價格上漲 17.32%。

從地域看,華東地區交易量最大,占比 32.20%,華北和中南區分別占 19.37%和 19.21%,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合計份額達 51.57%。車輛使用年限在 3 - 6 年之間的交易量最多,占總交易的 48.77%。

商務部等 17 部門的通知規定,從 2023 年 1 月 1 日起,自然人在一個自然年度內出售持有時間少于 1 年的二手車達 3 輛及以上,相關企業不能開具發票和辦理交易登記手續,旨在規范市場,防止炒車。作為二手車流通新政首年,去年各項政策全面落地,二手車交易量突破 1800 萬輛,雖創歷史新高,但交易均價下滑、二手車商利潤下降。新能源車市占率持續提升,成為新增長點。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沒有行駛證僅通過車牌通常是能查詢車輛違章的。交通管理部門為便利車主了解車輛違章情況,提供了多樣化的查詢途徑。即便沒有行駛證,在交通管理部門官方網站、手機 APP 等渠道,輸入車牌號的同時再提供車架號后幾位、車輛登記預留手機號后四位等相關信息
通過車架號進行二手車輛查詢,可借助國家車輛識別代碼公示系統、車企官網、第三方平臺、保險公司、4S 店等多種渠道。車架號猶如車輛的身份證,蘊藏著生產廠家、年代、車型等諸多關鍵信息。利用上述渠道,輸入車架號,便能獲取車型名稱、發動機型號、出廠日
通過 12123 查詢車輛違章,需提前準備注冊賬戶(含身份證號、手機號完成實名認證)、車牌號、車輛識別代號(VIN 碼),查詢非本人車輛還需完成備案。注冊賬戶是登錄 12123 的基礎,準確的身份信息認證必不可少。車牌號能精準定位目標車輛。
不同地區查看別人車輛違章的方式不一樣。由于各地交通管理政策與信息化建設程度參差不齊,查詢途徑也各有特色。有些地方側重于線上網站查詢,有的則更傾向于線下窗口服務,還有些地區開發了專屬的交警 APP 或利用微信公眾號提供便捷查詢。全國通用的交管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