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汽車品牌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韓國汽車品牌的發展歷程起始于 60 年代初,那時各廠商靠組裝進口零部件來試制汽車。

70 年代,政府推行“汽車國產化”政策,像現代汽車 1973 年引進日本三菱技術,1975 年就自主開發并大量向非洲出口。大宇汽車 1972 年和美國通用合資,1990 年推出自主設計的“王子”,1992 年解除與通用合作。

實現國產化后,政府又搞出口導向戰略,80 年代起大量出口,1994 年出口 73.8 萬輛,1995 年達 110 萬輛。

90 年代中后期,在多地建生產基地,建立海外生產體系和營銷網絡,1996 年產量達 281.3 萬輛。

1987 年是韓國普及轎車起始年,雖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產量下降,但仍近 200 萬輛。

現代汽車 1967 年成立,發展高效,18 年就自主開發,引入福特技術后瘋狂吸收,1974 年投資建新廠,小型汽車國產車化達 100%,同年自主開發的小馬問世并外銷。

起亞汽車公司最早從事生產,始建于 1944 年 12 月,二戰后長期不景氣。

韓國汽車品牌發展迅速,從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出口,建立全球體系,這些成功經驗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有很大借鑒價值。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24V汽車搭電一次是有限制的,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分鐘。汽車控制器在設計時按照最大24V搭電標準進行,若搭電時間過長,可能會因過大的電流對車輛的電氣系統造成損害,影響車輛正常運行與部件壽命。所以在進行24V搭電操作時,需嚴格把控時間,以保障車
自己有搭電設備救援車輛沒電時,需遵循準備車輛及設備、連接搭電線、充電啟動、拆除搭電線等步驟。首先,要準備好電量充足的救援車輛和搭電線,兩車靠近但不接觸并關閉電器。接著,按“紅正黑負”連接搭電線,先正后負。然后啟動救援車發動機運轉幾分鐘給沒電
目前并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汽車搭電會對車載藍牙電話連接穩定性產生影響。通常影響車載藍牙電話連接穩定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信號干擾,車內電子設備、周圍環境中的強信號源都會產生電磁干擾;設備間距離過遠,超出藍牙有效距離信號會受影響;設備兼容性問題,藍
搭電服務一年的限制條件包括次數、距離、費用、車輛條件和路段等方面。次數上,保險公司大多一年內提供 1 - 3 次免費搭電服務。距離方面,一般限于全國城市中心區 100 公里以內且施救車輛能通行到達。費用上,各公司有不同限額規定。車輛條件上,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