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撓頭了!小編告訴你哪類機油更合適
機油又稱發動機潤滑油,顧名思義,是用來潤滑發動機工作時的。機油的首要任務當然是潤滑。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機油在發動機各部分之間循環,形成油膜,減少摩擦阻力,減少磨損。此外,還有一定的清理積碳、油漬、混合油泥、輔助冷卻等共享。使用質量正確的機油,可以使發動機持續健康運轉,是發動機必不可少的血液。
關于各種標簽、各種參數、各種專用油,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一頭霧水。他們經常在保養期間把車扔進4S,過了規定里程再去保養。愛車的人往往把車當成工作和生活中的好伙伴。為汽車投入情感和精力并不丟人。那么,你應該對油有所了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機油。
關于油型
目前機油主要分為礦物機油和合成機油,而合成機油又可分為全合成和半合成。礦物機油是指以石油為基礎油,加入機油添加劑制成的機油。半合成機油是以礦物油為基礎,加入合成機油添加劑,形成所謂的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的基礎油都是化學合成的。
拋開各品牌機油的不同特性不談,基本上,與半合成或礦物油相比,全合成機油具有以下優點:使用壽命長、使用溫度范圍廣、不易揮發等。當然,價格也比較高。
關于機油型號
目前市場上有兩種機油,分別是SAE和API。 SAE是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SAE機油標簽就是由他們制定的。 API是美國石油協會的縮寫。
SAE標簽主要是根據機油的粘度來劃分機油。油瓶上常見的5W-40是SAE標簽的一個等級。 W前的數值代表油品在低溫下的粘度,數字越小,表示該類油品在低溫下的流動性越強。而40代表機油在100時的粘度,數字越大,粘度越高,耐溫性越高。字母W是winter的首字母縮寫,意思是“冬天”,很好理解!
根據SAE的等級分類,市面上所有的機油大致分為三大類,低溫型、高溫型、冬夏通用型。 40這種標簽。需要注意的是,機油的最低環境溫度通常是用字母W前的數字減去35得到的,也稱為機油的凝固點溫度。例如,列為5W-40的機油的冰點溫度為5-40=- 35,依此類推。
帶有SJ、SL、SM等標簽的油品是API標簽,代表油品的質量等級。 S 后面的字母越高,油的質量就越高。基本上,技術意味著該油是最新技術配方。不管是什么牌子,SN都代表著民用油的最高水平。
說完這些基礎知識,我們再來說說如何為自己的愛車選擇最合適的機油。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兩個基本點。 1.高性能機油不是必須的。對于舊車或磨損嚴重的汽車,選擇油膜較薄的高性能全合成機油,反而會增加磨損。 2、專用車沒有專用機油。千萬不要被4S店給騙了,因為機油廠家不會針對某款車自主研發機油。
除了特殊車型,我的建議是盡量選擇全合成機油。選擇礦物機油或半合成機油。礦物機油除了老化周期短外,氧化后會形成大量油泥,給機濾帶來很大的壓力,潤滑性能差,散熱性差。各種原因會導致發動機快速磨損和動力損失。輸得快。但由于動力流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很多車主并不重視。
除了考慮環境溫度和發動機磨損等因素外,機油的更換多半是根據駕駛者的個人習慣。理論上,新車使用SM級0W-30機油總是對的。發動機運行噪音低,阻力小,油膜薄,低溫流動性好,發動機進入工作狀態快。特別是在我國北部。不過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通用的5W-40 SM級全合成機油就足夠了,適合車輛長期飲用,真的沒必要按照4S每5000公里換一次。如果你的駕駛條件好,每15000公里換一次機油,小保養是沒有問題的。 4S店那一套中國專用油品、專用路況,都是唬人的。
如果你是一個控制狂,低擋高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享受著壓榨發動機馬力的快感,從來沒有考慮過燃油經濟性,那么機油流動阻力和低溫流動性對你來說就是浮云,你也別指望機油能幫你省油,散熱和高溫粘性是機油的特性你要注意。如果你開的是暴力性能車,換油頻率快,那就選狂躁的15W-50機油試試,適合指針長時間保持在紅線區域。只是機油老化周期快,不到4000公里機油性能可能就開始下降了。總之,要經常保養換油。
如果開好車超過15萬公里,換機油時最好考慮高粘度特性,比如10W-50全合成機油。這類機油可以提高車輛的散熱性能,增加氣缸壓力。以減少舊車因發動機負荷過重而產生的爆震現象。
寫到最后,有必要說一下,換油周期并不是硬性規定。如果你用的是美孚1號或者灰殼,不管什么路況,5000公里換一次機油都是浪費。 4S店的套路坑人不少。 10000公里后換機油的人很多。如果打算在1萬公里或幾千公里后換機油,那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搭配性能好的長效機濾。如果不想冒險,可以在8000公里以內去保養,普通的機濾就可以搞定。至于同級別不同牌子的機油哪個好,我不能亂說。
動力方面,TRAX創酷(詢底價|查參配)全系均搭載1.4T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140馬力,峰值扭矩200N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6速手動或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