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里程追平燃油車 里程焦慮真的不再是問題
十年前2010年的北美車展上,擁有百年歷史的北美車展首次在主展區設立“電動大道”,幾乎所有汽車品牌都推出了一款混動或純電動車型,并聲稱,電動汽車將引領汽車行業進入“零排放時代”。時至今日,電動汽車代表了汽車行業的未來,這幾乎已經是行業共識,然而這未來離我們還有多遠?消費者是否已準備好了迎接"零排放"時代的到來?
政策引導 新能源發展大勢所趨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提出以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協調推進、開放發展為基本原則,力爭經過15年持續努力,使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規劃》的出臺,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舉措落地,為未來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描繪出新的藍圖。
同時,10月13日,乘聯會提出,建議2021至2025年期間繼續實施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財稅政策,繼續對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制定實施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政策。建議繼續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可以明確的是,新能源汽車持續升溫,并且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流方向。
十年發展 續航里程追平燃油車
電動汽車在推出之初,除了高昂的價格,消費者能否接受電動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里程焦慮"問題。為了消除里程焦慮,各汽車主機廠也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從最初的200公里300公里,到現在的500公里700公里,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已經與油車滿油狀態的行駛里程持平,完全滿足用戶的出行需求。但是里程焦慮問題依舊沒有很好地消除,究其原因,此起彼伏的輿論環境和電動汽車的認知障礙是主要因素。
2019年,在新能源產業大理發展的火熱勢頭下,關于新能源車續航里程虛標的問題卻潑了一盆冷水。其實這個地方有一個概念需要更正,汽車主機廠公布的標注里程并不是虛標,而是60公里等速續航。60公里等速續航的概念與90公里等速油耗是一個概念,都是在最優行駛條件下的續航和油耗狀態。
60公里等速續航是指一款純電車型在該工況下的最大續航里程,如在60公里時速下,可以保持直行并不開啟空調等電子設備的情況下,完全是可以達到最大續航里程的,只是在行駛中,道路情況復雜且需要開啟空調或者制暖,讓續航里程大打折扣。
除了車企在自家車型上標識的最大續航里程也就是等速續航外,還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綜合續航,也就是常說的NEDC工況續航。NEDC續航比等速續航里程更接近實際使用情況,其中包含了加速減速停車等必要環節,但是整個流程中勻速運轉較多,而且郊區測試時間多于市區測試時間,所以最終結果和實際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當然,再接近實際的測試工況也會受到駕駛情況的影響,在激烈的駕駛過程中,電動車因為頻繁地加減速,造成耗電量增加,實際續航也會有所變化。
近幾年電池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能量密度不斷提升的同時,各大車企也為都自家車型打造了專屬的電動平臺,合理利用空間,搭載了更大的電池容量,部分國產車已擁有超過500公里的續航。2019年7月,北汽新能源斥資20.51億元打造的國際新能源汽車試驗驗證平臺—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正式啟用。試驗中心全面覆蓋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輕量化、整車應用六大關鍵核心領域,集電動汽車行業先進標準、充分驗證的作業體系。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地促進作用,另外北汽新能源為全系車型提供的三電終身質保服務,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用車和售后增加了一層保險。
五位一體充換電解決方案 全面解決里程焦慮
為解決純電動汽車用戶充電難題,北汽新能源積極構建“電動汽車生態圈”,為用戶提供“產品+充電+運營+服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由單一的純電動汽車產品供應商轉變為綠色智慧出行整體方案提供商。
一:換電模式
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廈門、蘭州、廣州四個城市投放了7,000余輛換電出租車,累計建站121座,累計運營里程1.6億公里,單車最長行駛里程達60萬公里,累計更換電池116萬次。在北京地區,北汽新能源推出對私“車電價值分離”商業模式,實現“換電3分鐘,暢行一整周”。
二:私人充電
為了保障用戶充電需求,北汽新能源為用戶提供充電樁安裝服務解決方案,并提供7*24小時熱線服務,1ⅹ1售后服務(1小時內聯系客戶,1天內上門服務)。
三:公共充電
“充電吧”APP可為車主提供電樁查詢導航、掃碼充電支付、車輛充電狀態查詢、私人建樁進度查詢、私樁分享管理、車主互動社區等全流程充電服務。
四:便攜式充電
北汽新能源為暫不具備充電樁安裝條件的用戶提供“隨車充電寶”解決方案,可滿足家用16A空調插座、家用10A普通插座等不同電源環境下的充電需求,解決用戶出行的后顧之憂。
五:移動充電
為保障用戶在特殊情況下的緊急充電需求,北汽新能源專門開發研制了移動充電車,可同時為多輛純電動汽車提供快充服務。
在新能源汽車的選擇上,消費者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電動車型,一般用車場景中,上下班通勤完全不必擔心,偶爾長途出行時,提前做好路線規劃,就不至于在路上遭遇“趴窩”的問題,相信在各大車企和電池供應商的努力下,電動汽車有朝一日也會像燃油車一樣使用方便。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