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張云飛:做好連接器,騰訊助力建設可運營、可復制、可感知的智慧園區
12月1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首站在西安市召開,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主任張云飛出席智慧交通分論壇,與行業伙伴分享了騰訊在智慧交通、智慧園區建設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近幾年,在交通強國宏觀政策的推動下,各種類型的智能園區迎來集中爆發,不管是測試區、先導區,還是示范區,全行業已經完成大量的落地實踐,那下一步重點是什么?對此,張云飛表示,智慧園區的應用場景和基礎設施之間存在著鴻溝,迫切需要連接器將商業生態環境和產業生態體系整合成有活力的生命體,不僅要把新型基礎設施建起來,還要通過高效運營,讓人們感知、享受到智慧交通帶來的便利。
(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主任張云飛發表演講)
張云飛在演講中還談到涉及人、車、路、網方面的具體問題。目前,在人的方面,缺少國民級應用,來實現車路協同、智能網聯觸達終端用戶;車的方面,車載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率相對較低;路的方面,運營方眾多,道路信息碎片化,缺少統一的標準和入口;網的方面,5G網絡未被全面整合利用、不支持異構網絡等等。他認為,行業迫切需要一個連接器來打破應用場景和基礎設施之間的鴻溝。
張云飛介紹,騰訊WeTransport架構中的三大平臺和五大引擎,實現了智能網聯的能力體系和云邊端協同,使交通要素具備感知和AI能力,并通過全鏈路服務,將車、路、云、網和人聯系在一起。這個能力體系還提供急救、保險、地圖、交通、路政、消防等城市公共服務,并強化智慧交通的運營環節,使更多數字化服務觸達終端用戶,以全鏈路、一體化思路解決了智慧園區建設中的難點。
此外,他還提出,車路協同是智慧園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當前,道路已實現智能化,智能網聯汽車也成為人車路云多方信息交互的終端,兩者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智能網聯的關鍵服務。
“在智慧園區解決方案上,騰訊云運用數字孿生的智慧園區技術底座,構建園區運營的數字經濟新模式,同時打造園區的商業生態環境和產業生態體系,開辟園區增值盈利的新模式。”張云飛介紹,通過對園區智能設備改造升級,實現智能信控、智能泊車以及泊車位綜合管理;結合文旅宣傳,支持開通搭載了騰訊生態內容的無人巴士,并將現有資源深度整合,實現亮點運營;基于實體智慧園區,建造一個數字孿生的線上園區,實現對園區的線上展示和管理,騰訊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做到了全面助力智能網聯園區的智慧升級。
據了解,騰訊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已入駐科技部“科技冬奧”項目。北京首鋼冬奧園區建成后,搭載了騰訊TAI和微信小程序的國民級車路協同應用,提高了用戶對于車路協同業務的體驗感;此外,騰訊還建立海量邊緣站點自動運維,輸出低成本算力解決方案、第三方開放接入賦能等多個核心能力,解決車路協同落地的痛點。
在騰訊智能網聯測試方面,騰訊突破了V2X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了虛實結合的仿真多功能測試區。在自動駕駛測試區方面,方案提供封閉區、半封閉區、開放區三個層級逐級遞進,為自動駕駛測試提供多樣的仿真場景。目前,這一技術已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范平臺得以應用,切實推動了自動駕駛產業的落地。
在園區運維方面,張云飛認為,智能網聯的服務不僅要服務于人,還要服務于企業、服務設施。在這方面,騰訊采用基于車載智能裝置的動態采集技術,以及基于路側傳感器的靜態采集技術,實現交通設施的智能巡視和設施數據采集,并通過多種形式呈現給交通設施養護方,為日后的養護作業提供預判依據。
基于智能網聯能力體系,騰訊打通傳統的人、車、路的數據閉環,強化智慧交通的運營環節,以此服務于智慧公路、智慧園區、智慧樞紐等多種智慧交通場景。正如張云飛最后總結的,“可運營、可復制是我們做這件事的先決條件,而讓用戶有獲得感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