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皮卡這個詞不算陌生,但對于大多數司機而言,能接觸的機會卻是非常有限。我們沒有美國兄弟那樣的大片農場,自然也就沒有了讓皮卡施展拳腳的空間。速度飛快的城市化進程,加上法律法規的日益嚴苛,讓很多諸如北上廣這樣的地方不允許皮卡進入城市,而對于一些鄉鎮地區來說,可能拖拉機和三蹦子比皮卡更能拉攏人心。所以皮卡的受眾人群便瞄準了那些遠郊或是對于越野穿越有興趣的人們。
在國內,除了類似猛禽、坦途、索羅德等這些富人們的大玩具之外,一般用作裝載或者越野駕駛的主力皮卡也就是五十鈴D-MAX、福田拓路者、日產納瓦拉等,這些車型的越野和裝載能力強,而且性價比高,質量上也相對有所保障。不過有一家車企不甘寂寞,偏偏要在皮卡這個領域殺出一條血路,它就是江鈴汽車,江鈴旗下的域虎本來是一款皮卡車型,但是為了貫徹“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方針,域虎從一個單一車型,變成了一個車系,并以“域虎家族”的概念命名。其中,域虎5和域虎7也是由經典域虎和全新域虎換名而來的,而前不久域虎3也正式完成了上市,域虎家族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狀態,不過單從外觀上來看,說好聽點叫做家族風格統一,說通俗點這就跟大眾汽車的“套娃”戰術沒有什么兩樣,不信的話把三臺車放在一起,也來玩玩找不同的游戲!
域虎家族中的域虎3是三臺車之中定位最低的,而接下來的種種體驗也足以證明這一點。域虎3整體風格與域虎5較為接近,不過對于這套前臉的設計風格實在不敢多加恭維,畢竟皮卡是個干臟活兒累活兒的車型,又或許是看慣了美系皮卡方方正正的硬朗作風,域虎3的“鱷魚嘴”前臉設計多少有點跳戲的感覺,一種硬中帶萌的既視感油然而生。而前臉的車燈部分,同樣有些慘不忍睹,全系鹵素燈泡,什么透鏡什么LED想都別想,要是夜里開這么個車在鄉間行進,對于駕駛員的膽量還真是種挑戰。
既然作為一臺皮卡,裝載的能力自然不必多說,貨箱的尺寸還算可以,而且長軸距版本的車型也能進一步拓展裝載空間,貨箱的兩側還設有錨點,方便捆綁貨物,防滾架的搭載也提高了裝載時的穩定性,貨箱寶為全系標配,任它湯湯水水的隨便撒也不用擔心貨箱被腐蝕的情況發生。不過百密一疏的是防滾架上方沒有配備高位剎車燈,這對于行車時的安全也是一種隱患存在。
走進車內,域虎3的定位之低一下就凸顯出來了,大面積的黑色硬塑料材質給人一種格外老舊廉價的感覺,雖說中控臺有一塊福特風格的顯示屏,但是實際的體驗感受也仿佛把人帶回了10年前用電阻屏的那個時代。座椅的皮革材質同樣略顯老舊,而且不支持高低調節,這對于本身視野就不好的皮卡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看了一眼配置表,除了倒車雷達幾乎找不到任何輔助和操控配置,對于這個價位,雖然不求什么上坡輔助、陡坡緩降、自動啟停之類的配置,但是連最基本的ESP都沒有配備,多少有點說不過去了。同樣,前后橋的差速鎖即便在四驅車型上也是一種奢望,所以這臺車在面對坑洼泥濘時的的脫困能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于面子工程都已經放棄了的域虎3來說,駕駛上也不敢有太多期待,而且因為使用著和卡車相同的鋼板彈簧后懸架,每次過溝過坎時的車身彈跳和橫擺也是家常便飯。同時,汽油版域虎3上的這臺1.8T發動機和江鈴之前的那臺“寶典”上是一樣的,據說還是采用了福特的技術,自然也把美系車耗油的風格延續了過來,輕輕松松跑出13-15個油也屬于正常。而因為采用液壓助力的原因,方向盤的虛位也比較大,加上滿載時的重量和前盤后鼓的制動方式,實在不敢讓這臺域虎3勝任高速上的行駛。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價位你還要啥自行車啊!”但是,域虎家族的目標應該是“優生”,而不是在肆意堆砌產品。總之,“套娃”戰術也許會帶來人們對于這臺車些許關注,但是真要想把關注度轉換成銷量,性價比和產品力才是最終的出路,而在這兩方面,域虎家族的路還需要走很遠。畢竟皮卡車型的定位比較特殊,敢于買皮卡的人也是對車輛有著深度要求和認知的,如果想像轎車和SUV一樣單單靠刷臉來博取市場,也只不過是廠家的一廂情愿罷了。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