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車展期間,我們受邀參加了位于北京751園區的梅賽德斯-奔馳G級越野車(以下簡稱奔馳大G)的體驗活動。由1947年的初代奔馳大G領先,無數輛令人心馳神往的全新奔馳大G遍布園區各處,為我們展現了其經典的外觀造型、強悍的越野性能,以及極具傳奇的故事。

活動當天,天空陰霾,多輛奔馳大G停放在廣場上,引來無數游客打卡拍照。而人群最為密集之處是爬坡體驗區域。可以看到現場布設了一個非常夸張、陡峭的上坡,最高的位置高度達到了大致4-5層樓高。我們將乘坐奔馳大G爬上陡峭的高坡,行至最高點時,車輪下的金屬板將改變角度,隨后與另一側的下坡相連,進而開始陡坡緩降。

在我們觀看一輛橙色的奔馳大G緩降時,一輛China Blue(瓷器藍)配色的奔馳G 500已經停在面前,我們按下車門把手上圓形的金屬按鈕,拉開車門跳上車,隨著三聲清脆的,如同子彈上膛的聲音后,車內已處于滿員狀態。隨后,這輛車發出了V8發動機的低吼,并緩緩駛向挑戰區域。

隨著駕駛者踩下油門踏板,奔馳大G的反饋很快,將渾厚的力量迅速調度起來,車輪壓在金屬板上發出聲響,看著前方扶搖直上的路,我們的心情不禁緊張起來。車輛此刻已經被切換至越野模式,中控屏中不僅可以看到360度的全景影像,透明地盤的功能,不僅令我們更加心里有底,同時“眼中有底”。

攀爬的初段,車輛完全沒有吃力感,以至于迅速來到了更為夸張的角度。隨著角度上升,可以感受到車輛在逐漸發力與陡峭程度進行抗衡,但它的實力如同V8發動機般深不見底,面對眼前的兇險,它卻始終可以保持從容,攀爬過程中非但沒有倒退半步,反而有些躍躍欲試。這便是一輛好車,哪怕是越野經驗淺薄的駕駛者,也可以通過它強大的實力獲得十足信心。

爬至中段,角度陡然上升,此刻大雨又突然傾瀉而下。車頭向上的角度,加上奔馳大G較為垂直的風擋玻璃,大顆的雨珠拍落下來,沖擊力變得更強,也令車內人員紛紛緊張起來。但堪憂很快變成了一種興奮,因為這輛車絲毫沒有退意,反倒是雨水給了越野更濃的詩意,也令奔馳大G有了更好展示實力的機會。

登頂,當車來到了至高點,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前方園區的景象盡收眼底。盡管我們并沒有野外的泥濘與砂石,但此刻我們的心情可以與征服自然的時刻,產生強烈共鳴。

隨后,車輛緩緩向下駛去,優秀的視野讓我們可以看清腳下的路,輪胎壓在鐵板上發出的聲音不再令人焦慮不安,反倒像是一段迎接勝利者歸來的掌聲。

體驗過后,我們來到靜態體驗區,這才緩過神來,一睹芳容。老實說,我們已經無數次見過,甚至深度體驗過奔馳大G,但每次再見到它時,心中總會產生一種矛盾——新鮮感與熟悉感。通常,人們在評價一輛汽車時,“變化不大”的形容多帶有一絲貶義,但用在奔馳大G不僅沒有貶義,反倒是它的魅力所在。

我們可以在眼前的最新款奔馳大G身上,輕松尋找到與初代車型相似的設計。在外觀上,它的每一代變化是緩慢而細膩的,而隨著時代的向前,它的內飾愈加豪華,功能愈加豐富,但始終令人可以感受到它堅定不移的內核。這或許就是人們對它喜愛的緣由之一吧。

行文至此,您或許會發現,作為一篇關于產品體驗的報導,零零散散的文字并沒有帶出過多的產品點,甚至是一串串加以佐證的數據。因為當我們構思這篇稿件的時候,只想確定一件事——它是否還是它。

是的,在汽車飛速發展、快速迭代的當下,那些我們魂牽夢繞的車正隨著時間而劇變,甚至是消失。但此刻的奔馳大G,如同方才攀爬時一樣堅定,哪怕是最新的純電大G,也依舊有著來自舍克爾山的飽滿靈魂。

我們只想確定一件事,心中向往的G,是否不變?
答案顯而易見。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