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鐘聲
編輯:Mark
出品:紅色星際(ID:redplanx)
頭圖:智能駕駛圖片
紅色星際小程序/移動端快報
近期,某頭部智駕公司Y公司獲得某頭部主機廠的戰略投資。據悉,這筆投資是今年智駕供應商領域單筆最大投資。
今年智駕行業融資非常困難,大多數公司融資都是在找地方政府的投資平臺,能拿主機廠和投資機構的錢非常罕見。Y公司能拿到頭部主機廠的錢,很重要的原因是城區NOA的算法能力。
Y公司今年陸續給主機廠客戶量產交付了無圖的高階智駕,覆蓋高速NOA、城區NOA、記憶泊車等功能。Y公司的量產交付,客戶們非常滿意,又給了其他的高階項目。
另外,Y公司還量產了奔馳和吉利合資的某品牌的高階智駕。
這使得Y公司成功度過了量產的新手期。眾所周知,算法的性能需要經過量產過程中大規模真實路況的測試驗證,這是高階智駕量產比較艱難的地方。而一旦量產交付,也就意味著算法性能通過了驗證,再做量產項目幾乎接近于算法復制。
度過新手期之后,Y公司開始進入坐電梯的擴張期。據悉,今年Y公司贏得了不少國內和國外主機廠在高階智駕上的合作意向,變得炙手可熱。Y公司在大規模招聘,為大規模量產交付做準備。
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算法和量產能力不錯;另外一個原因是踩對了風口,吃到了這波高階智駕的紅利。
今年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基本進入尾聲,主機廠開始卷智能化。20W以上價位車型基本都要搭載城區NOA功能,區別只是選配還是標配,一些激進的主機廠開始車型全系標配。
主機廠都在要城區NOA的方案,但是能做的供應商卻不多。
一位業界朋友表示,現在市場上不缺低階的供應商,低階的隨便都能拉出二三十家,市場缺的是能做城區NOA的供應商。目前有城區NOA的算法能力,還做過完整SOP交付經過驗證的,供應商里面也就是三家,華為、Y公司、M公司。
在24年這個時間節點上,城區NOA的供應商格局,基本上就是華為、Y公司、M公司這三家在競爭,可以說這就是當前的第一梯隊。這是Y公司比較幸運的地方,在今年就實現了城區NOA的量產交付,進入第一梯隊,趕上了這波風口。如果是到25年才量產交付,就會是另外一種市場處境了。
另外,目前能在英偉達高算力芯片上量產交付過城區NOA的供應商,基本就是Y公司和M公司。所以,如果主機廠的高階智駕選擇用英偉達芯片的話,基本上能選的就是Y公司和M公司兩家。
所以,Y公司拿到不少市場機會,成為了智駕行業的技術黑馬。一位主機廠的朋友表示,行業需要Y公司這樣的角色,否則主機廠在高階智駕上就過于依賴一兩個供應商了。Y公司作為技術黑馬,能給主機廠提供的技術選擇更多,而且Y公司要搶市場份額,配合度上也比華為和M公司要高。
這也是在融資寒冬的背景下,Y公司能拿到某頭部主機廠投資的原因。
智駕行業風風火火了好幾年,但是能打的公司并不多。良好的算法和工程能力,踩對市場需求變化節奏的嗅覺能力,具備這兩種能力的公司并不多。
-END-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