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中國汽車行業進入“換道超車”的關鍵時期。與此同時,惡意詆毀、虛假信息、有組織的水軍攻擊等隱匿在暗處的“黑公關”亂象,正成為侵蝕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毒瘤。

中國車企深受黑公關迫害
黑公關就像網絡世界的“職業打手”,專門收錢辦事,手段也越來越沒有底線。他們最愛干的事,就是把真真假假的信息攪拌在一起,讓吃瓜群眾分不清事實真相。像之前就有某自媒體宣稱蔚來換電站“養了數萬閑人”,結果配圖用的卻是商場促銷排隊的舊照片。還有賬號聲稱某品牌新能源車在充電時爆炸導致3人死亡,結果被警方查到電腦里還存著20多篇沒來得及發的黑稿。甚至現在某些黑公關為了造謠攻擊,都開始用上AI高科技了。早前就有個被抓的黑公關團伙,同時操控著2.6萬個虛擬賬號,使用AI工具一天能生產10萬條負面評論,并且這些AI“寫手”通過學習網友說話習慣,讓人很難分辨真假。

從黑關公們帶來的后果和惡劣影響來看,一條虛假信息可以在極短時間傳遍全網,并被無限放大解讀,給品牌形象和聲譽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害,極氪、蔚來、鴻蒙智行等品牌都深受其害。比如前段時間,網絡平臺上就出現大量針對極氪的有組織造謠、P圖和捏造事實的人身攻擊等不實信息。這些惡意信息不僅誤導公眾,還極大損害了極氪品牌的形象和商譽。另外,自2024年5月以來,某公司操縱數十家MCN機構使用上萬個賬號發布、評論大量惡意造謠、抹黑、詆毀鴻蒙智行品牌及產品的虛假信息,嚴重誤導社會公眾,損害鴻蒙智行品牌和產品聲譽。

車企們開啟品牌名譽保衛戰
黑公關們的一系列行徑,事實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對國產車的信心及認可,成為阻礙中國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不利因素。為此,近年來中央網信辦持續部署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打擊網上各類亂象問題。在中央網信辦發布的2025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重點整治任務中,就再次強調整治涉企網絡“黑嘴”,處置集納負面信息,造謠抹黑企業和企業家,從事虛假不實測評,詆毀產品服務質量等問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網絡環境。

而伴隨國家“清朗”行動,車企們也打響了名譽保衛戰,一方面通過技術手段追蹤謠言出處,另一方面積極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從結果來看,已經有不少車企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今年2月,小鵬公開法院對張笑天網絡侵權案判決結果。3月,蔚來訴“車曝臺”林某侵權案一審勝訴。4月,極氪相繼起訴“車曝臺”和“汽修小中醫”成功,并就多次發布對極氪產品的不實解讀,公開向極氪道歉賠償。這既是對企業自身權益的維護,也是在響應國家“清朗”行動和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專項行動,有利于營造良性互動的網絡生態。

中國汽車在國外品牌的圍堵之下一路走來,其實并不容易,如今終于在新能源賽道上實現“換道超車”,更需要一個健康、公平的發展環境。而這需要國家、車企、消費者的多方共同努力,當造謠成本高于流量收益,黑公關們的“商業模式”就該系統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