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駕駛出了事故,誰的責任?比亞迪給出行業首個“兜底方案”
輔助駕駛出了事故,誰負責?
這個問題,很多人心里都有數,但真正敢正面回答的廠商,幾乎沒有。
過去的處理方式無非兩種:一是讓你自己走保險流程,結果第二年保費上漲;二是直接告訴你“駕駛員仍需隨時接管”,一切后果自負。說白了,車開得越來越智能,風險卻還得用戶一個人扛。
但現在,比亞迪率先在“智能泊車”這一場景,做出了行業首個兜底承諾,突破了責任劃分的“無人區”。

比亞迪:智能泊車出問題,我們兜底
在剛剛發布的天神之眼OTA升級中,比亞迪宣布:在中國市場,天神之眼系統輔助泊車出問題,由官方兜底。具體來說:
不用走保險流程
不影響保費
用戶只需直接聯系售后,由比亞迪負責處理
這個承諾實際上非常接近L4自動駕駛的定義——在限定場景中,駕駛員可脫手脫眼脫腦,責任由系統承擔。
在整個行業還停留在“免責聲明”階段時,比亞迪已經實質性地把智能泊車責任“收進了廠商端”。

背后憑什么敢兜底?
一個核心問題是:比亞迪為什么敢?
因為它有底氣。此次OTA更新,是天神之眼系統上線以來最大規模的功能迭代,覆蓋了泊車、行車、安全三大核心能力:
?? 泊車方面:
新增三速泊車、偏置泊車、車頭泊入
支持窄車位自動收起后視鏡
優化懸空障礙物識別能力
實測場景如:左右車位歪斜、極限狹窄車道、柱子下方懸空障礙物等復雜工況,一鍵泊入,速度快、路徑穩、響應快。
?? 行車方面:
可應對環島通行、施工路段繞行、復雜掉頭、多次繞行等
新增“前車加塞鳴笛+閃燈提示”功能,提升主觀安全感
?? 安全方面:
AEB新增夜間80km/h識別兩輪車緊急剎停
高速120km/h觸發AEB也能做到舒適兩段剎停

數據與體系:不是單點突破,而是體系自信
這背后不是一次簡單的OTA,而是比亞迪智駕體系能力的體現:
超過 100萬臺“天神之眼”車型保有量
11萬工程師團隊,全球最大的智駕研發規模之一
中國最大車云數據庫,數據迭代速度遠高于傳統車企
再加上全球最大新能源制造體系,它已經把“高階輔助駕駛”這件事從少數人的嘗鮮,變成了真正的“人人可享”。

寫在最后:技術是工具,責任才是態度
智能駕駛未來會越來越普及,但一個殘酷事實是:今天的自動泊車,很多時候“停不進、停不正、撞了還要用戶擔責”。
比亞迪這次不是靠炫技刷存在,而是通過一次責任下沉,把技術和用戶權益真正綁在了一起。
技術牛不牛,可以慢慢對比;但敢兜底、愿負責,才是真正站在用戶這邊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