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Jasper
在過去的兩年里,小米的兩款車型雖然獲得了廣泛的市場熱度,但在設計方面卻飽受爭議。SU7被廣泛認為外形“撞臉”保時捷 Taycan,YU7又被稱為青春版法拉利,內飾設計上也被指出借鑒了特斯拉 Model 3 的風格。
盡管小米一直稱自己的設計并不是抄襲,像豪車的外形風格也更容易收獲市場熱度,但是始終沒有原創性的設計語言。再加上新能源設計愈發同質化,小米在設計這條路上急需一位大將,大刀闊斧為小米找一條“生路”。

近日,寶馬的設計主管Kai Langer 正式確認加入小米汽車,他在領英中表示:“小米是世界上最進步、最崛起的大型科技公司之一”。
這句評價雖然帶有新員工常見的“入職式禮貌”,但出自一位德國豪華車企的核心設計人物,仍然顯得分量十足。

Kai Langer曾在寶馬工作22年以上,更是寶馬新能源i系列的領軍人物,曾主持設計 i3、i8、i Vision Dee 等前瞻電動產品。甚至可以說,寶馬所有的未來感電動設計,都是在他的引導下推進的。

Kai的加入,給了小米在設計上更廣闊的未來。
過去小米汽車更像在抓熱度、拼技術參數,誰受歡迎,設計就像誰。但如果想真正在汽車市場站住腳,光靠性價比和“相似的外觀”是不夠的。設計必須得有自己的風格,得讓人一眼就知道“這是小米”,而不是法拉利或保時捷的青春版。

但對于小米來說,Kai的加入也并不是靈丹妙藥。一臺正式量產車需要受到工程、成本、法規等很多限制。
有消息稱Kai之所以離開寶馬,也是因為他的很多設計幻想由于難以跟上品牌調性和落地,而被不斷打回也現實,再加上寶馬在新能源階段的滯后性,Kai也有懷才不遇的感覺。
不過好在比起寶馬,Kai在小米會有更多的話語權和自由度,設計空間也會更大一些。

總的來說,Kai的加入對于小米來說是一個加分項,小米不只是請來了一位設計師,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電子消費產品的公司,在新能源時代下確實該拿出一些足夠先鋒的產品。期待二者的磨合能迸發出更大的能量,讓小米徹底擺脫“豪車青春版”的標簽。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