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賀晴
【編者按】當奧迪等修改燃油車停售時間表,當寶馬宣布與華為合作,今年的燃油車依托全球性的產業規模和技術沉淀,又能守住多少市場份額?燃油車命運的齒輪早已開始轉動,一場關乎萬億產業鏈的博弈將走向何方?
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油內燃機三輪汽車,標志著現代汽車工業的開端。130多年過去,當下的燃油車正走到時代的拐點。中國市場傳統燃料乘用車2024年國內銷量定格在1155.8萬輛這個數字,比上年減少248.5萬輛,同比下降17.4%,市場份額51%。
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屢屢反超燃油車,多次達到50%以上?!叭加蛙囘@半壁江山還能守多久”這一問題備受市場關注。
今年上半年,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542.6萬輛,同比微降1.8%;同期乘用車國內總銷量為1095萬輛,傳統燃料乘用車市場份額為49.6%。
上半年與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份額堪堪持平,6月,傳統燃料乘用車銷量實現同、環比雙增,國內銷量98萬輛,環比增長14.7%,同比增長9.7%。
燃油車在今年上半年基盤表現穩健帶動多家合資車企上半年銷量回暖。一汽豐田、上汽大眾、廣汽豐田等多家合資車企在上半年均實現銷量增長。其中,一汽豐田同比增長16%,廣汽豐田增長2.58%,上汽大眾銷量增長2.3%。
以上汽大眾為例,上汽大眾的燃油車市占率持續增長,今年1-6月已達8. 59%,去年同期為7.61%?!?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0777dd;">朗逸家族累計銷量13.7萬輛,帕薩特累計銷量11.7萬輛,途觀家族累計銷量9.1萬輛,途岳家族累計銷量7.1萬輛,對整體銷量起到堅實的支撐作用?!鄙掀蟊姺矫娓嬖V時代財經。
7月最新的銷量數據則顯示,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北京現代、上汽通用等合資車企7月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上汽通用增幅達到181.68%。
“需要注意的是,合資品牌整體市占率的下滑與一些邊緣品牌退出市場或競爭力喪失有關,一些龍頭合資車企將有望提升國內銷量,而另一些合資車企或通過出口中國產燃油車保持一定產銷規模?!被葑u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董事楊菁告訴時代財經。

圖片來源:上汽大眾
燃油車仍是合資銷量大頭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合資車企銷量改善明顯。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合資品牌單月零售份額一度跌破35%;直至去年11月、12月逐步回升至35%以上。今年上半年,合資品牌零售份額約36%,主流合資品牌零售275.1萬輛,銷量下滑幅度收窄至6.9%(去年同期降幅為13.4%)。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1.7萬輛,同比增長6.3%。

圖片來源:乘聯會
多家合資車企銷量止跌穩住陣腳背后,燃油車等傳統燃料車型仍貢獻不小。
7月上汽大眾終端銷量8.3萬輛,其中朗逸家族7月銷量2.3萬輛,帕薩特家族1.7萬輛,途觀家族1.6萬輛。
一汽大眾7月整車銷售11.3萬輛,燃油車市場份額同比提升了0.5個百分點,其中奧迪品牌銷售3.7萬輛(含進口車),位列1-7月國產豪華燃油車市場份額第一。
此外,在上半年的銷量榜中,經典燃油車仍有一席之地。根據懂車帝,上半年轎車銷量榜中,朗逸、軒逸、速騰、帕薩特分別以13.7萬、13.6萬、11.9萬、11.5萬輛的銷量躋身前十。SUV方面,RAV4榮放、途觀L、本田CR-V、卡羅拉銳放位列銷量前十。此外,賽那、格瑞維亞兩款MPV上半年銷量僅次于騰勢D9。
根據乘聯會,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銷量中,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5.3%。今年1-6月,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單月滲透率一直在10%以內徘徊。這也意味著,在合資車企中,燃油車等傳統燃料車型依然是絕對主角。
“目前來說,燃油車還是合資品牌銷量的主力以及利潤的主要貢獻來源。”楊菁表示。
而在合資車企中,真正能夠實現銷量止跌乃至逆勢增長的是部分主力車型密集升級換代、營銷策略靈活高效的頭部合資車企。
營銷層面,近兩年,多家合資車企燃油車型推出了一口價政策。自上汽大眾率先提出“一口價”后,此后有多家車企跟進。
上汽通用去年9月上市的凱迪拉克全新XT5,在豪華品牌中首推“限時一口價”政策,此后上市的別克昂科威plus、別克E5和別克君越白金版都采用了“限時一口價”的模式。
此外,部分合資品牌選擇控制批發量恢復渠道健康度。例如上汽通用去年去庫存超20萬輛。
楊菁認為,龍頭合資品牌過去1-2年對于經銷商網絡進行了優化收縮,上半年繼續積極推動“一口價”定價策略,提振經銷商門店流量的同時提升了定價透明度和一致性。
不容忽視的是,“以價換量”的現象也依然存在。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披露的數據,2025年1-7月份,常規燃油車新車降價車型的降價力度算術平均達到1.6萬元,降價力度達到9.1%。這一水平低于同期新能源車型11.1%的降價力度。
此外,7月合資燃油車的促銷逐步達到22.9%的高位,較上月下降0.3個點,較同期增加0.1個百分點。過去兩年,合資燃油車的促銷從2023年的13%的低位,到2024年3-7月進一步大幅增長到22.5%,之后的8月突破22.9%,隨后企穩。
自主品牌燃油車方面,7月促銷逐步達到18.6%的高位,較同期增加2.8個百分點。
從數據來看,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燃油車型也貢獻了相當一部分銷量。上半年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汽車126萬輛,其中新能源35.94萬輛,滲透率為28.5%。根據吉利控股集團公布的銷量數據,上半年其銷量為193萬輛,其中新能源滲透率為52%。這意味著,燃油車在這兩家車企中占比超過四成甚至更高。
楊菁認為,上半年“以舊換新”補貼持續刺激消費者置換需求,而6月一系列政策變化促進潛在購車者下單,同時利好新能源車與燃油車。
今年6月,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98萬輛,環比增長14.7%,同比增長9.7%。上半年,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為542.6萬輛,乘用車國內總銷量為1095萬輛,燃油車份額占近半壁江山。
而在汽車出口方面,燃油車出口基本盤更大,傳統燃料汽車上半年出口202.3萬輛,而新能源汽車出口106萬輛。
油電同智漸成風潮
盡管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對傳統燃油車構成了不小的挑戰,但燃油車調整后逐步企穩,并積極推動產品更新、補課智能化。
8月1日,全新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上市,新車是全球首款搭載華為乾崑ADS的燃油車。
上汽大眾方面告訴時代財經,“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上市首夜鎖單超8000臺,在豪車燃油車智能化這一領域,可謂是一炮打響?!?/p>
據其介紹,上汽大眾當下的產品型譜與技術路線就是“油電同進,油電同智”。近兩年,上汽大眾持續提升燃油車的產品力,特別是在智能化領域持續加強。途觀L Pro、帕薩特 Pro和途昂 Pro組成的“Pro家族”,是上汽大眾“油電同進、油電同智”的旗艦產品。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除了已經上市的奧迪A5L Sportback,奧迪E5 Sportback蓄勢待發;大眾品牌方面,凌渡L和朗逸Pro也將先后推向市場。
廣汽豐田也在推進“油電同智”策略。凱美瑞、漢蘭達、賽那在去年上半年,完成了“中國艙”的搭載。據悉,“中國艙”由廣汽豐田攜手頭部科技伙伴共同打造,搭載全新12.3英寸智能車載娛樂系統,屏幕達到2K級分辨率,內置高通驍龍8155車機芯片、12GB運行內存。
楊菁表示,一些合資品牌通過升級座艙智能化、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來縮小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在智能化體驗方面的差距,產品力的上升進一步凸顯了性價比。
對于燃油車而言,其轉型的突圍路徑不是單一的,強大的產品開發能力、完善的渠道和銷售策略等的協同才能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得更遠。
以吉利為代表的自主車企也堅持兩條腿走路。今年5月,吉利銀河星耀8上市發布會的群訪中,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表示:“(截至5月)吉利銀河已經建好的渠道是997家,在建的有176家,渠道規模已經突破一千家。其實,我們從一開始就很堅定,一定是傳統燃油和新能源要分成兩個渠道網絡,原因就是用戶群體不同、用戶進店的場景化不同,所以我們堅決地做渠道分網策略?!?/p>
據悉,隨著吉利銀河的產品越來越多,其渠道網絡分成了銀河A網和銀河星網,兩個網絡專注于不同的產品。范峻毅還稱:“有沒有考慮把油車和電車網絡合并?我現在很肯定地回答,沒有。吉利兩條腿走路,是正確的,也是最穩健的,所以我們還是會堅持油車和新能源兩條腿走路,A網和星網也會布局不同的這些產品?!?/p>
此外,長城汽車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發布了“泛內燃機戰略”,布局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的同時,還推出了4.0T V8發動機,深耕傳統動力領域。
“當‘油電同智’成為行業趨勢,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在座艙智能化、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方面的體驗開始趨同時,燃油車有望奪回部分市場陣地?!睏钶挤Q,這是由于部分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補能效率、產品安全性、品牌穩定性還有所顧慮,座艙體驗和性價比差距的縮小有可能使得部分搖擺陣營回歸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