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浪潮沖擊之下,硬派SUV這一傳統品類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用戶對“方盒子”的需求早已不僅限于外形的粗獷,更開始關注產品在智能化、場景適應性以及舒適層面的系統性升級。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與BJ40,正是這場變革中的兩種方向:一邊是基于電動平臺打造的新派越野代表,另一邊則是傳承傳統越野邏輯、再疊加新能源系統的改良型產品。二者各有支持者,但也在多個維度上展開了激烈交鋒。
硬朗外形之下,差別藏在“細節的工具性”

在方正輪廓與高大車身成為新“顏值標準”之后,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和BJ40在第一眼視覺上或許都能打動目標用戶。但細看之下,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在設計語言中顯然融入了更多“功能性”思維。
比如它所配備的專業行李架,頂部集成遠光燈組,能在夜間露營或救援中提供直接照明;機蓋拓展平臺不僅支持安裝設備,還內置130W電源,可供GoPro、無人機等設備邊行駛邊充電拍攝。這些都是源于對實際使用場景的理解,而非單純為造型服務的點綴,這樣的設計讓它自帶超強氣質,到哪都成片。

反觀BJ40,則更專注于傳統越野風格的保留。其行李架造型規整但功能性一般,缺乏高壓電源拓展能力;前拖鉤缺席,后拖鉤為選裝;機蓋區域設計平整,無平臺拓展空間。它依然保留了機械式的“原始味道”,卻在現代越野所需的全場景擴展力上略顯保守。
懸架與底盤:不止是通過性,更是全地形適應能力的較量
真正的硬派越野不僅要能“走得過”,更要“開得久”、“坐得穩”。這一點上,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展現出明顯的技術進階優勢。


它搭載了同級唯一的空氣懸掛+CDC電磁減振+魔毯功能三件套,可以根據路況實時調節阻尼和高度。空氣懸掛帶來高達240mm的最大離地間隙,面對炮彈坑、搓板路也能自由切換姿態;CDC電磁減振系統則通過毫秒級調節阻尼,讓車身既有越野時的支撐,又有城市道路的舒適;而魔毯功能通過前視攝像頭提前掃描路面,實現對減振器的主動預調,最大化降低顛簸感。綜合起來,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真正詮釋了“去哪都舒適”。

BJ40則依舊采用傳統機械懸架結構,在越野路況中仍具韌性,但缺乏自適應能力,城市道路行駛質感偏硬,對家用舒適性有所妥協。其215mm的離地間隙放在燃油越野車中尚可,但在空氣懸架面前顯得不夠靈活。
動力與四驅:哪里都能去 vs 基礎夠用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的技術基礎建立在新能源專屬平臺之上,驅動邏輯、電池布置、能量管理系統一體化設計,帶來了更強的效率與穩定性。190公里CLTC純電續航足以應對城市日常通勤,饋電能耗更低,并能無縫切換至增程模式,確保長途續航。不管城區通勤還是長途自駕,它都能應付自如。

對于硬派SUV而言,“能不能到達目的地”才是核心考驗。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在這一點上依靠雙電機真四驅+前后兩把電控差速鎖展現出了越級的能力。電機的瞬時響應讓扭矩可以毫秒級分配,再配合前后差速鎖,可實現更精準的脫困控制。面對交叉軸、濕滑泥地、碎石坡等路況,都能保持四輪持續輸出,真正做到“哪里都能去”。

BJ40作為油改電路線的產物,在動力響應與電驅調校方面仍存在一定滯后。其CLTC純電續航為152公里,賬面差距雖不大,但在增程模式下,能耗控制能力、動能回收效率與電池溫控系統方面,與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存在平臺級差距。

BJ40則提供傳統的分時四驅系統,帶有低速四驅擋,并配備后橋差速鎖。這樣的結構在越野場景下依然具備一定實力,尤其適合低速攀爬和應對復雜地形。但其四驅介入需要人工切換,動力響應也不如電驅迅速。面對頻繁變化的復雜地形時,BJ40更多依賴駕駛員經驗,而不像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那樣具備智能化的扭矩分配和雙鎖加持。
說白了,前者是為“電動+越野”而生,后者則是“燃油+電動”的權宜之計。
舒適與智能:越野不應與科技脫節
過去,硬派SUV常與“簡陋座艙”綁定。但隨著用車場景的多元化,智能化與舒適性已成為重要購車考量。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在車內配置上用料毫不吝嗇:前后排座椅全配備加熱、通風、按摩功能,16揚聲器音響系統構建沉浸式體驗,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功能完整,且具備哨兵模式等新能源車型獨有功能。更重要的是,818L的后備箱空間也具備更強的實用性,無論是露營裝備還是家庭出行物品都能從容收納。

BJ40則依然保有傳統SUV的內部布局風格。雖也提供前排座椅加熱/通風與12揚聲器音響,但后排乘坐體驗較為一般,智能化程度略顯基礎,后備箱容積也僅為532L,不利于重裝長途。
全文總結:誰代表了未來硬派SUV的發展方向?
在越野新能源SUV的語境下,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與BJ40的本質區別不僅在配置表上的“你有我無”,而是在產品理念上的徹底分歧。

BJ40承襲了燃油越野的骨架,再通過增程動力系統完成一次“技術補課”,保留了它作為越野機械的那一份堅韌與執著。但這也意味著它的突破是有限的,只是試圖在原有的模式中添加些許新元素。

而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的做法則徹底顛覆了傳統路徑。它在保持越野能力的基礎上,將智能科技、電動平臺、駕乘舒適性等維度完整融入產品體系,構建出一個“智能越野生態”,讓越野車從“專用工具”向“全場景出行解決方案”演進。
當然,兩者在售價上存在差異——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 四驅秘境售價22.99萬元,相較BJ40 增程進階版的19.98萬元貴出約3萬元。但從核心配置、底盤技術、座艙體驗到能源效率多個維度綜合評估,這3萬元所帶來的增值遠超其表面數字,是典型的“加錢買未來”。
未來的越野車,不應只是“能上山下水”,更應“好開、好用、好住”。從這個角度看,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無疑正在為這一場轉型,設立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