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吉利汽車在智能座艙領域放出“大招”,不僅發布行業首個真正意義上的AI座艙,更直接宣布停止研發傳統非AI座艙。這場變革不是簡單的功能疊加,而是從底層架構到用戶體驗的全面重構,讓“汽車有智慧、服務有溫度”不再是口號,其中5層AI座艙原生架構與“云端+車端”雙腦算力體系,成為打破行業常規的關鍵。

不同于其他品牌在傳統座艙基礎上疊加AI功能,吉利的AI座艙從一開始就采用“原生架構”設計。這5層架構層層遞進:最底層是AI算力基座,為整個系統提供“超級大腦”;往上是原生AIOS架構,如同“神經系統”實現軟硬件解耦與快速迭代;第三層是AIAgent生態,讓座艙從“被動工具”變成“主動服務中樞”;第四層是大模型融合,賦予座艙持續進化的“活智慧”;頂層則是超擬人智能體Eva,作為“交互靈魂”實現情感化溝通。這種從0到1的架構設計,讓AI真正融入座艙每一個環節,而非“附加品”。

支撐這套架構的“雙腦算力”更是硬核。云端的星睿中心2.0綜合算力達23.5 EFLOPS,在中國車企中穩居第一,還搭配10Ttoken數據與40B汽車垂類數據,讓AI模型能快速學習海量場景;車端則行業首發AI Box,擁有200TOPS超量NPU算力和200GB/s獨占內存帶寬,哪怕是搭載傳統座艙芯片的老車型,加裝AIBox后也能升級AI功能,甚至運行全球首發的70億參數端側多模態大模型,實現無網環境下的“擬人思考”,比如看到車外暴雨,能同步理解“開雨刷+找附近咖啡館”的復合需求。

用戶能直接感受到的,是“一個吉利,一個座艙”的便利與Eva的貼心。通過統一用戶ID,吉利、領克、極氪、銀河用戶換車時,數據能安全無縫流轉,Eva也能記住每個人的習慣;Eva不僅會用四川話、粵語聊天,還能聽出用戶情緒,說“好煩”就切換舒緩音樂,提過“愛喝冰咖啡”就主動提醒路過的咖啡店。搭配即將首搭在領克10EM-P和吉利 銀河M9(參數|詢價)(8月23日預售)上的Flyme Auto2系統,實況桌面顯車況、3D導航預警風險,老車主符合條件也能OTA升級。


從架構革新到算力突破,再到用戶體驗落地,吉利這波操作不僅讓AI座艙從概念走向現實,更通過“老車可升級”推動AI平權,真正讓智能出行惠及更多人。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