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這么一個無比雷人的觀點:前輪剎車卡鉗在前面,剎車的時候剎車盤對卡鉗的力會導致車頭下沉,加劇點頭。但優點是可以增加前輪對地面的壓力,從而增加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讓剎車距離變得更短。

這個說法乍一聽似乎有理有據,但細細分析起來似乎又感覺哪里不合理。畢竟照這么說,剎車卡鉗放在后面的話剎車時汽車豈不是能從地面跳起來了?

其實大家不必糾結,這是個徹頭徹尾的偽科學觀點,剎車卡鉗和車輪都是安裝在懸掛上的,剎車時它們之間的力只是內部力,并不會對車身產生影響。就好比你在車里面掰臂力棒,哪怕你用力再大它也傳遞不到汽車身上。除非你把臂力棒一端固定在汽車上。

假設卡鉗固定在車身上,那么卡鉗裝在前面,剎車時剎車盤對卡鉗施加向下的力,這確實能把車身給拉低。或者卡鉗在后面,剎車時剎車盤給卡鉗一個向上的力,也確實能把車身給推高。這是因為剎車卡鉗固定在車身上了,此時卡鉗和剎車盤的相互作用力才能傳遞給車身。

但現實中剎車卡鉗并沒有安裝在車身上,而是和車輪一樣位于懸掛的末端,它們同屬于一個系統。剎車時卡鉗和剎車盤之間的力最終都作用在懸掛上,由懸掛自身消耗掉。所以不管剎車卡鉗在前還是在后,都不會對車身姿態產生任何影響。

前輪剎車卡鉗放前面還是后面主要由驅動形式決定
前驅車前輪卡鉗幾乎都是在前面,因為絕大多數前驅車都是發動機橫置,和變速箱一起把車頭空間給占滿了,這時候方向盤的轉向柱無法通過。


所以方向機就只能放在靠近駕駛艙的位置,轉向拉桿也就放在輪子后方,這樣一來就沒地方安裝剎車卡鉗了,所以卡鉗只能安裝在前面。

而后驅車大都是縱置發動機,車頭空間比較寬松,轉向柱就可以直接越過前軸放在前面,轉向拉桿固定在車輪前方,這樣后方就可以放剎車卡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