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比亞迪對今年戰略做出重大調整,將原本550萬輛的銷售目標,下調至460萬輛,減少90萬輛,降幅高達16.3%。

8月底比亞迪才公布的半年報,業績亮麗,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12.81億元,同比增長23.3%,在同期收入規模上首次超過特斯拉;歸母凈利潤155.11億元,同比增長13.79%。
作為中國自主品牌車企龍頭,半年業績亮麗,剛進入9月份,就主動調低全年目標,背后肯定有很多原因,今天就站在市場的角度來扒一下。

2025年前8個月,比亞迪累計銷量286.39萬輛,同比增長23%,但是完成度只有52%。如果按照原來的目標今年剩下4個月要售出263.61萬輛,平均每月要售出65.9萬輛,遠超過往月銷量紀錄,任務異常艱巨。
銷售目標下調后,每月銷售目標在43萬輛左右,完全可行。
雖然比亞迪今年為產品增加了天神之眼、兆瓦閃充等技術,但是對行業技術優勢縮小,吉利、零跑等品牌表現強勢,擠壓了比亞迪在10-15萬元區間的份額。而比亞迪的豪華品牌是叫好不叫座,銷量不及預期。

根據上半年財報數據,比亞迪單車利潤為 7200元,同比下降14.5%。原因是比亞迪為了搶銷量,采取了“以價換量”策略,單車利潤不可避免下滑。
如果強行完成原目標,只能跟其他品牌拼命,勢必要進一步壓縮利潤,這樣不僅全年利潤會更低,財報不給力,影響股價,還要被扣上“內卷”的帽子,得不償失。

另外,自從6月響應國家號召,實行“60天賬期”,從8月起,連續6個月的應付賬款是去年的2倍,現金流緊張啊。如果 要提高產能,不能再像以前玩無息長賬期,基本都是有息債務,會給財務埋雷。
賞車點評:比亞迪主動調低銷量目標,用以退為進的策略,旨在重整內部資源,解決現金流問題,避免踩雷。

其實比亞迪的基本面還是挺好的,國內銷量依舊增長,海外銷量更加亮眼,前8個月出口63萬輛,同比增長134%,等熬過這段時期,明年又有大動作。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