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汽車行業圍繞電動化展開激烈競爭之時,2025年的中國市場呈現出更加復雜和多元的景象。雖然新能源汽車保持增長,但燃油車仍占據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反映出消費需求的多樣性和使用場景的差異性。在這一背景下,上汽大眾繼續對燃油車領域進行投入,其背后的決策邏輯源于對市場現實的理性判斷。

從宏觀市場環境來看,中國汽車市場的多元化特征日益明顯。不同地區、不同消費群體對汽車產品的需求存在顯著差異。在一二線城市,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度較高;而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充電設施建設仍不完善,燃油車在使用便利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同時,不同用戶群體的用車需求也不盡相同:家庭用戶注重空間和舒適性,年輕消費者則追求駕駛樂趣和科技體驗。這種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為燃油車繼續存在提供了土壤。
上汽大眾的市場表現數據支持了這一判斷。

2025年1-8月,企業累計終端銷量近70萬輛,其中燃油車貢獻了大部分銷量。8月單月終端銷售9萬輛,環比上升9%,這一增長主要來自于燃油車型的穩定表現。
具體來看:朗逸家族8月銷量突破2.4萬輛,在A級轎車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帕薩特家族月銷近1.9萬輛,在中高級車市場穩居第一陣營;途觀家族月銷超過1.8萬輛,在SUV市場表現穩健;途岳家族月銷近1.4萬輛,成為年輕消費者青睞的性價比之選。這些數據表明,燃油車仍然是當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汽大眾銷量的主要來源。
從技術發展角度看,燃油車的智能化水平正在快速提升。過去普遍認為智能化是電動車的專屬優勢,但隨著技術進步,這一認知正在被打破。

上汽大眾通過"油電同智"戰略,推動燃油車在智能化方面達到與電動車相當的水平。以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為例,該車型全球首次在燃油車上搭載華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配備曲面OLED屏幕和智能防窺副駕娛樂屏等先進配置。
市場反饋顯示,該車型上市12小時內訂單突破8000份,限量版三日內售罄,全國展廳客流量顯著提升,在成都車展成為關注焦點。這充分證明,用戶拒絕的不是燃油車本身,而是停滯不前的產品理念。
在駕駛體驗方面,燃油車正在強化其區別于電動車的獨特價值。電動車雖然具有加速快的優勢,但燃油車在駕控質感、機械溝通感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以上汽大眾全新凌渡L GTS為例,該車型搭載2.0T高功率發動機,售價13.99萬元起,主打操控性能和駕駛樂趣。通過精準的轉向調校、靈活的底盤響應和順暢的動力匹配,燃油車能夠提供電動車難以實現的駕駛參與感和人車合一體驗。這種注重機械素質和駕駛質感的產品特性,仍然是許多汽車愛好者看重的重要價值。
從產品規劃層面,上汽大眾通過"Pro家族"系列推進燃油車的全面升級。帕薩特 Pro、途觀L Pro、途昂 Pro等車型不僅在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方面向電動車看齊,同時保留了燃油車在補能便利性、續航可靠性和駕駛質感等方面的傳統優勢。這種"兼容進化"的產品策略,使上汽大眾能夠在保持燃油車基本盤的同時,滿足用戶對智能科技的需求。

從行業發展角度看,多種動力形式并存的局面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時間,電池技術的突破仍需等待,不同地區的能源結構存在差異,這些因素都決定了汽車動力形式的多元化發展。上汽大眾通過同時發展燃油和電動技術,既滿足當前市場需求,也為技術轉型預留了充足時間。
綜合來看,上汽大眾在2025年繼續投入燃油車領域,是基于對市場需求的深入洞察和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通過"油電同進、油電同智"的雙軌策略,上汽大眾在保持燃油車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也在積極擁抱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
這種務實而靈活的策略,為企業應對產業變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發展空間,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產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