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盛夏的吐魯番,地表溫度突破60℃,熱浪如“火焰山”般炙烤大地。這里是智己“恒星增程系統”與新一代三電技術的“極熱考場”。在這里,有一群來自智己質保團隊的“高溫戰士”,在為新車“零缺陷”的品質拼搏。
這場“考試”由三大關卡組成:在干溝區域進行增程器“耐力大考”、在城區與高原的進行性能“壓力測試”,同時還有晝夜不停的“問題清零”戰。
干溝區域
增程器的“高功率長跑”

干溝區域以長距離爬坡、持續高負荷著稱,對增程器是嚴峻挑戰。測試車模擬“滿員+滿載+空調全開”的用戶極端場景,驗證增程器高功率輸出穩定性。
工程師們守在炙熱的環境中緊盯數據,實測反饋,在45℃+的環境中,增程器冷卻液溫度穩定在90-95℃;2小時發電后,SOC(電池電量)從4%提升至23%,CLTC續航從12km增至73km。技術負責人翟忠林感慨“這是為用戶長途出行兜底”。
城區與高原
多維度性能試煉

從吐魯番到烏魯木齊的G30高速,海拔從-154米攀升至2500米,一路上氣溫、氣壓等因素波動,成了整車動態性能的“天然試煉場”。
測試團隊從動力響應、電子電氣抗衰減到底盤調諧,進行全方位驗證:海拔1500米以上爬坡時,電機控制器溫度始終低于90℃,減速箱油溫穩定在130℃臨界值;車輛從高原返回盆地,暴曬2小時后開啟空調MAX模式,15分鐘內車內主駕駛位置溫度從58℃降至25℃,前后排溫差不足3℃。質保工程師陳凱勝提到,海拔波動更考驗軟件“靈活度”,在團隊采集了500余組CAN總線數據,優化增程器與電機的協同邏輯之后,團隊最終實現“全海拔動力不斷檔”。
“問題清零”加速度

路試的每個環節,都凝聚著團隊的精密協作。白天,技師們在40℃高溫下,圍著引擎蓋超80℃的測試車安裝傳感器、采集數據;夜晚,工程師們在臨時帳篷里分析當日30GB+的測試數據,排查異響、網絡延遲等問題。
7月下旬,團隊發現I883車型“5G切4G后駐網失敗”問題,網絡測試組即刻拆解SIM卡鎖定問題,并在當天就遠程聯系供應商,48小時內完成補丁合成。質保部負責人潘晟濤強調:“路試是解決問題的最后一當防線,當日問題一定要當日完成閉環”。
在吐魯番的烈日下,“耐得住極熱,守得住初心”,是每一個智己汽車質保團隊成員心中共同的理念,唯有守護品質初心,才能讓每一臺智己汽車都帶著這份執著和匠心走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