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魏建軍帶著坦克車跑到大漠里搞直播,本來以為是來賣車的,結果坦克500刷的"敦煌綠"車漆,突然和莫高窟壁畫扯上了關系。

此次欄目,魏建軍前往敦煌玉門關,溯源漢長城遺跡,尋根長城汽車名字起源;前往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寶庫莫高窟,解鎖色彩藝術之美的根源,致敬敦煌美學;前往月牙泉,以古今對照的深度對話,從敦煌文化歷史中感悟出囊括探索、堅守、自信、傳承的“萬里精神”,更探尋出長城汽車所代表的新時代“萬里精神”。
而老魏找到的顏色是敦煌綠。

這"敦煌綠"不是隨便挑的顏色。原版莫高窟217窟的青綠山水畫里,古代畫師們把石頭磨成粉,一筆一筆調出層次分明的綠。
長城倒好,直接把這套工藝搬進了實驗室,據說光調色就篩了十萬次漆,愣是把千年前的礦物色變成了坦克500的車殼子。
不過這波文化輸出可不是單純擺造型。在玉門關遺址邊上,長城擺開了陣仗:風洞實驗室的數據投影在戈壁灘上,安全碰撞測試的慢鏡頭配上大漠孤煙當BGM。
既有文化輸出,也有國貨出海,目前長城全球化布局是下得狠手。巴西工廠8月剛投產,首期產能5萬輛,哈弗H6、長城炮直接在當地組裝。俄羅斯圖拉工廠、泰國羅勇工廠、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再加上歐洲總部,妥妥的"全球大撒網"。更別說那套"生態出海"模式,本地化研發、供應鏈全套搞定,愣是把中國車賣出了國際范兒。

在敦煌他們更是把治沙這事的傳播更是玩出了花。長城炮治沙版直接把草方格紋路焊到車身上,治沙車變身移動廣告牌。他朝有一日這車要是能自己種樹,咱就給它頒個'治沙勞模'!
此外長城還真捐了200萬建草方格,50臺皮卡免費送治沙隊。這波操作,既賺了吆喝又攢了口碑,這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營銷。

看到魏建軍站在鳴沙山上,左手攥著千年文化的DNA,右手握著自動駕駛的代碼,長城的這波文化輸出確實高明——把敦煌壁畫里的飛天元素融進內飾設計,把漢長城的防御體系類比成電池安全防護,愣是把冷冰冰的技術講出了人文溫度。
站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看著九色鹿動畫在環形銀幕上流轉,突然覺得這事兒挺魔幻。35年前在保定南大園鄉誕生的小修理廠,如今在鳴沙山下玩起了文化輸出;當年啃著干糧搞研發的理工男,如今對著鏡頭聊起了"天人合一"。或許這就是中國制造的宿命——既要低頭造好每個螺絲釘,也要放眼四海征途。